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身體即是我們這群跑者所要創造的作品

半年前接了一個計畫,要找一些真心想破PB的人依著丹尼爾博士的週期化訓練與五種強度邏輯,再加上肌力訓練,來驗證訓練的成效。因為這些訓練方式書上說有效,科學家說有效,過去在我身上也的確成效很大,但如果用在其他跑者身上呢?這個計畫的想法因而成形,但找到適合且願意嘗試的人選並不容易。

週期化訓練最難的不是課表本身,最大的障礙能夠耐得住性子:在這段期間不報比賽或是報了比賽也要刻意配合週期的強度不能盡力跑,有比賽過的人就知道這有多難了,也要堅持得住(維持定量訓練),中間訓練也不能斷,一斷就前功盡棄了,還要在耐得住這二十四週的寂寞……很少人能全都辦得到,但Alex、Mona、育哲和群岳四人辦到了,後天的萬金馬就要驗收!

他們有著不同的目標,除了Alex要破PB和三小時大關外,其他三人則以波士頓馬的qualifed資格為目標,育哲和群岳是3:05,Mona是3:35,這些目標都離他們原本的PB三十分鐘以上。雖然這段期間大都是線上交換意見,這接近半年來只有跟他/她們一起練習過幾次,但看著大家每天上傳的訓練紀錄……到今天看到don1don上他們內心的想法和照片時突然好感動:從文章的這一張照片中,我才發現大家都好美(感謝攝影師昊子),把他們練完瞬間滿足的表情紀錄下來。(http://ppt.cc/24~~)

跑步這種運動,雖然很簡單,但要變得夠強,裡頭的確包含許多的知識,但後來才體悟到這些知識只是工具,一種用來雕琢自己的身體的工具,我們追求的是創作出世上獨一無二的作品。

我深深覺得這種可實踐的知識實在是太棒了,世上有哪一種的知識是直接可以透過自己的身體實際去驗證的呢?物理、化學、數學、國文、英文、音樂與美術……等都是學習外在的東西,創造外在的新事物,那些當然都是人類文化中很重要成果與資產,就像電影、音樂、畫作與書。但唯有「運動」這門科目,是學習自己身體的事,身體既是本體又是最終顯現成果的主角。

那些國際知名跑者的身體就是當代的藝術品,他們有他們的追求,我們有我們的追求,因為是不同的身體,有不同的限制。訓練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自己的限制下追求進步,而不是要贏過別人;是為了讓自己的身體在賽場上變成一件可以感動人心的藝術品,而不是為了名次與獎金。當然獲勝、得名與拿獎金也很重要,但我們要知道根本是什麼。根本是「超越與感動」,不管是場上場下都一樣,場上的超越需要場下的智慧與耐心,更需要知識上的提升與精神上的修練,絕對不只是體能上的鍛鍊而已。再者,如果你所創作的作品無法在完賽時感動你自己,又怎能感動他人。一件無法感動人心的作品,就算獲勝也不能算是成功。這也是為什麼當世界知名自行車名將阿姆斯壯在多次環法賽期間吃禁藥時,會如此嚴厲地批判他,因為眾多原本因他的表現而感動的粉絲都被他的行為所深深傷害了!因此,就算他拿過七次環法冠軍,也無法再感動人心。


「身體即是我們這群跑者所要創造的作品」,如果我們能抱持這個信念來練馬拉松的話,跑步所帶來的許多美妙的價值都會接續紛陳而來。更進一步,如果我們在每次跑在賽道上與通過終點時都能不斷地感動自己的話,我們將不只是一位跑者,而是將從一次次的比賽中變成一位更為圓滿的人。

我希望在後天能在萬金石的賽道上認真地從這些跑者身上感受他/她們在追求極限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美感,我將帶著欣賞藝術作品的心情好好地享受他/她們淬鍊出來的成果。

don1don佳文小姐的採訪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