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RunWithFight的目標是→留下最純粹的自己

今年跟 UA Running Taiwan合作,將在北中南三地舉辦訓練營,目標賽事是半馬,目的很單純:幫助想要進步的跑者變強,而且是心志上的強!我們將花14週的時間,先進行兩天全天的週末先修課程+七天的試練課表以解決正式訓練前的所有問題+十二週半馬課表→最後21公里的成果驗收。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需要真心想變強的跑者一起投入。

這個訓練營的主軸是「心志訓練」。這也是我自己沉潛多年的學問:什麼是心志?心志訓練的目標為何?

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

如何享受比賽?

今天是Garmin PB班最後一次分享,也在提醒大家渣打馬拉松之前的注意事項,關於比賽的幾點簡單提醒之後,這次我向大家拋出的幾個問題是:「一開始為何開始跑步?」還有,「為什麼跑到現在?」

是為了健康?為了減肥?為了變美變帥?或是為了累積全馬完成次數(為了百馬)?……還是為了破PB?我想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理由,我們這群業餘跑者並非只是為了這些理由堅持到現在。

而是為了感受「自由」!那,什麼是是自由?


在封建時代的奴隸,沒有身體的自由;在白色恐怖時代,沒有思想與語論的自由;活在二十一世紀民主時代的我們可以享有身心的自由。我們能夠決定要去哪要裡、可以自由發言,但身體和思想的自由卻不保證「精神上的自由」。事實上,很少人有機會解放自己精神上的自由。

隨心所欲並非自由;就像自由落體中的身體是不自由的一樣。身體自由的基礎來自於穩定地面的支撐;精神自由的基礎則來自嚴格的自律(自律則是由人類獨一無二的理性所訂定),所謂「嚴格」是指:其中含有相當程度的痛苦成分,這是自找的痛苦。以跑步來比喻的話,就像今天在臺北花博新生園區裡那些不斷繞圈的24小時超馬跑者一樣,在這種規律性的自找苦吃中,他們正一步步地把加諸在身上的教條與規範解開。

但如果在跑步當下太在意目標、或是為了尋求認同而跑,精神又會立刻被加上另一道束縛,我們不能為了成績而跑,更不能為了他人的肯定(或是為了不被批評)而跑,那會讓「我們最初開始跑步時所體驗到的自由」消失。不行!自由,是我們跑者必須好好珍惜的價值,絕不能為了成績我他人的眼光而犧牲它。

100%的永恆自由是《莊子》一書中所描繪的神人與至人,他們已經超脫形軀我與精神我的限制,可以100%逍遙自在。我們是凡人,只能盡量往「自由」靠近。跑步,是人生中少數可以幫助我們同時體驗到身、心與精神上自由的活動之一。

這並非「否定設定目標」,用康德的話來說:我們不可能完全脫離他律,人生一定受到自然定律、愛欲、衝動與各種目標所驅使(就像人離不開重力這種他律一樣),但只要能在(跑步)當下,盡量專注當下所做的事情本身,以理性運用他律……人的價值與尊嚴就能彰顯出來。

Ⓞ李奧帕德說得好:「令人滿意的嗜好必須是相當沒有用處、沒有效率、耗費勞力或者無意義的。」(《沙郡年紀》,2005年,頁250) →興趣與嗜好的本質即是「無用」。

Ⓞ村上春樹說:「我因為打從一開始就對『寫小說』這件事沒有想太多,可以說幸虧無欲,反而能很乾脆地寫出來也不一定。」(《身為職業小說家》,2016年,頁99)→我們這群業餘跑者,一開始都是抱著無所求(無欲)的心情開始跑步的,因為無欲,所以反而很乾脆地跑到了現在。

Ⓞ康德說:「人本身就是目的,人不能變成工具,一變成工具就會失去自由」。→一心想著追求成績、獎牌、名次,人就變成了(追求目標的)工具。當我們只是在循環流動的單純步伐中履行自己所選定的義務!在履行義務時或成功或失敗都只是結果,踏上賽道沒有動機(無心),跑步本身就是目的。我們也因此獲得了正真的自由。

Ⓞ國峰:比賽時不要關注配速、觸地時間、步頻、步幅等數字,也不要跟別人跑,專心在自己的動作本身,就像「無知」的小孩只是無為地跑。

當我們在賽道上以自己當下的極限盡量保持理性有效地燃燒自己時,無所求、無所思,以履行義務的心情向前跑,我們就會在無知與無心之中體驗到比賽中最極致的自由與幸福感。


關於成績,是跑完之後的事,跑後再來分析!

山姆伯伯的失重講座的講義封面

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跑步技術的分解動作

跑步技術很重要,但很少跑者會特意騰出時間來練。許多人一開始跑步就是為了「自由」,跑步可以讓人暫時逃離日常的責任與生活的枷鎖,在跑步時我們可以奔向自由,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跑步技術的分解動作訓練就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我們原本想要逃離的那種會下達高壓命令的權威人士,像是聯考衝刺班的班主任、苛刻的班長或嚴厲的教練。「分解動作」這個詞的確常讓人想到那種人家硬逼你做的事。
所以,究竟我們為何要犧牲能夠自由奔跑的時光而去做一些基本技術訓練動作呢?這不是互相矛盾嗎?如果我們只是為了跑步而跑步,為何要為了效益而抽離自由奔跑的樂趣呢?

但如果效益是下列三者,你是否願意投入技術的訓練呢?
一、降低跑步的運動傷害
二、跑得更輕鬆
三、跑得更快

好吧!這些聽起來都很好,但該怎麼做?

答案很簡單,也很枯燥,就是忍耐一段不能盡情奔跑的時間,而要反覆磨鍊跑步基本技術的分解動作,把關鍵跑姿當成武術中的蹲馬步來練。這些分解動作只是手段,真正練的是無形的「知覺」。

跑步跟網球、高爾夫球、芭蕾或彈鋼琴一樣需要特別的技巧,這點跟一般人的認知剛好相反。拿前兩項運動來類比你也許還可以接受,但芭蕾,別鬧了,它屬於藝術,不是運動,怎可拿來跟跑步相比。但這也正是我們必須打開心房重新檢視跑步以及開始花時間與精力練習的地方。

技術是一種「知覺」(perception)的訓練,它能增加我們生命的深度,讓我們對跑步有更深的體會。技術,是身體與心靈的連接點,所有可以稱為藝術的作品都是高度技巧的展現。

芭蕾舞是人類用肢體動作表達情緒的一種藝術形式,它需要相當精準的肢體語言。舞者不可能在舞台上以蹣跚的方式移動,還期望跟觀眾有深層的情感交流吧?

同樣地,我們也不可能用蹣跚的腳步打破自己個人的五公里最佳成績。雖然我們不是為了創造藝術而跑步,但你肯定看過某些極有天份的跑者,跑起來就像個藝術品。每個人都能跑,但只有極少數的跑者可以達到行雲流水般的藝術境界,差別就在技巧,而且這些技巧是可以學習的。這就是我們必須練技術分解動作的關鍵所在。

技術分解動作的設計是為了簡化與拆解學習的過程,當動作被拆成較小的單元,我們就能看到、感受到、知覺到與實際做到完美跑姿中的某個元素。技術訓練的目的是開發知覺,對平凡人來說這些知覺除了透過反覆的基本技術訓練之外,其他方式是無法體會的,這跟肌力、耐力、速度、敏捷或關節活動度無關。關鍵在知覺。

技術訓練主要都在開發支撐體重與轉移體重的知覺,意思是在做這些動作時要能清楚地感覺到體重的位置以及專注在轉移體重時的感受。以小馬踮步(Pony Drills)這個動作來說,在練習時要時時注意體重在哪裡,以及失重時的轉換過程。當小馬踮步練到一定的程度後,該技巧就像在練舞時的基本舞步一樣。

好,那到底該練哪些動作呢?

羅曼諾夫博士已把重要的分解技術動作整理在《跑步,該怎麼跑》這本書的第二十四章與三十八章裡;但如果要再進一步問:要怎麼確認自己的動作是否正確?就必須找教練了。

該找誰呢?我推薦PoseMethod®的認證教練。現在已經有三位經驗豐富的PoseMethod®認證教練在北、中、南開課,有興趣的跑者可以參考課程網站:http://www.posemethod-course.com/



==
不管是看書練還是找教練,都必須記得:不管你練得多勤,技術的知覺都無法被永久保存。它就像你的體能一樣是有時效性的,你可以透過訓練強化它與維持它,如同你透過訓練提升心肺能力與肌力一樣,你也必須持續地把技術動作排進你的訓練課表中,優秀的技術知覺才能維持或進而向上提升。

道理很簡單,你不可能只練跑六個星期就期待下半身的體能都很好。同樣地,你也不可能只做六週的技術訓練動作就期待一輩子都能保有正確的跑姿。更好的方法是在進行技術訓練時就試著改變技術動作本身的知覺,而且不要把它當成必須完成的工作,這麼一來它就會變得很枯燥。假若你能把知覺訓練的過程當成自我檢視的發現之旅,這些動作就會像打開知識與智慧密室的鑰匙般,你將體會到跑步這項運動裡頭最純粹質樸的部分。

跑步的奧義就藏在這些技術的分解動作之中。

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

教育 ≠ 把身心當作容器

這部短片自己看了一次,又找太太看了一次。剛好跟最近出版的新書《找尋明天的答案》中關於教育的一段相互映襯:
「……教育的作用應該在於誘發出我們天生所具備的資質,而非把我們當作一個空的容器,拚命地塞進知識。我們之中的每一個人都具備了各自的資質、天賦和屬性,意識到它們的存在並且充分地發揮出來是很重要的,這才能對於人性的發展有所助益。學校的責任之一可以是協助學生辨識出這些資質……」
尤努斯:「我們的教育體制錯得一蹋糊塗。我們教授了數學、物理、化學、歷史等科目,卻沒能協助年輕人們發掘自己是誰,或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可以扮演什麼角色。今日,學校教育所隱含的目標可以總結為:辛勤學習,獲得好成績,爾後為了爭取到可能的最佳工作而爭得你死我活。作為一名人類,這樣的野心未免有點狹獈……甚至是頗為令人沮喪的。一個人誕生於世的目的並不是單純地為他人工作、為了賺一份薪水。人類是這個充滿創造物的世界裡其中一個獨特的創造。這樣獨特的特質已被完全排擠、抹除、標準化了。教育的意義應該在於:你是一個富有無限潛能的生命,你擁有力量成為你想要的樣貌、做你想做的事情。在你前方有成千上萬個選項出現,而你想要生活在哪樣的世界裡?你想要參與打造哪樣的社會?如今,就好像是我們把一份劇本交給所有的學生,要求他們在社會上盡責地扮演各自的角色。大多數的教育機構都試圖將學生變成機器或機器人。我們應該改變這個現象。」(西席爾.迪昂著;林詠心譯:《找尋明天的答案》,台北市:臉譜出版,2017年1月3日出版,頁33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