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從提高「機率」的心態來看待訓練

上週末剛完成「2019 LAVA x KFCS自行車PB班」的前測與兩天先修課,最後大家以先修課中最重要的「騎姿」團拍作結。

課後有學員回饋到,這次的FTP測試是他第一次不再「往死裡踩」、「踩到力竭」、「從頭酸到尾」,他的日誌裡寫到:「非常奇妙,當注意力集中到1-3點鐘出力、立刻放掉,『踩踏會變順暢』、迴轉會拉高、功率會明顯上升」。

這正是在第一天先修課時提到的:「流暢的踩踏是踩踏不平整的結果;因為不刻意畫圓,腳才能流暢畫圓。」

雖然學員反應到這次的FTP測試比之前低了20瓦,但這完全不要緊。先在較低的功率輸出下做到「不酸、順暢、放鬆、穩定、專注在收力」的較好感受,提高優質踩踏的發生機率,接著FTP就會水道渠成的進步。

學員的另一個反饋也很好:「流暢感受的出現時間不長,注意力一下閃過去,就不自覺出力放到5點鐘,出力重點又跑到3-5點」。我的回饋是:現在已經提高優質踩踏的發生機率了,這正是訓練的目的,所以對我們來說已經是進步了,接下來就是透過訓練來延長優質踩踏的時間。

學員反應到:「砍掉重練最難的地方在於『砍掉』,要把過去10幾年的武器(自認為的)丟掉,非常非常困難⋯⋯」

是的,任何領域都一樣。老子說「復歸於嬰兒」,要返回空白,重頭來過才會再有所突破。這並不簡單。現階段,我請學員把注意力放在「適應輕鬆」與在每份課表中「尋找自己的輕鬆上限」,不要騎到腿酸、腿硬的感覺。專注在3點用力,4點後收力,其他便不再多想。


另一位學員說這不是砍掉,不是刪除軟體,而是好比「軟體update」、「把好的留下,不好的自然就不想用」。的確如此,我們是透過訓練來更新技術,把注意力放在該做的動作上,不該做的會自然被遺忘。但人並不是電腦,無法立即更新,更新要花時間,新的軟體無法每次都正確執行,它有時會回到舊有的慣性去執行舊軟體。

PB與成功學會新動作是「低發生率」。在訓練的心態上,不應要求自己100%做對動作,而是只要提高發生的機率就是進步,當該動作(或PB成績)的發生率提高了,更高的成績與更高難度的技巧才有可能再突破(雖然機率很低,但已非為0)。

訓練是為了提高新動作完成與PB發生的機率、而非一次到位。優質的訓練體驗(類心流體驗)亦如是。其中有一位學員回饋到:「5分鐘及20分鐘的踩踏訓練,今天真正能感受到重心轉移向前和將屁股的力量轉移到踏板上,感覺有點像去年學習姿勢跑法時,在水上跑步的感覺,完全不需用力,已經能夠維持相同的檔位及踏頻,可惜今天沒有功率計,不能清楚顯示功率的情況,但身體自我感覺是非常輕鬆的,尤其之後從訓練心率數據看出」。

這種進步會是隨機的,偶然的,它必須透過訓練才能提高這種不需太費力就能輸出運動表現的美好感受,這也是我個人訓練哲學中(KFCS) 的重要目標:透過科學化訓練,提高優質體驗出現的機率。

另一位學員提到「雖然今天還是沒有順利成功,但似乎有感覺自己好像快掌握到如何『平衡』了。」

在訓練過程中要懂得自我鼓勵。只要有快成功、或成功機率變高「就是進步」;訓練是在提高新動作成功的「機率」,就像棒球的打擊者努力訓練是在提高他的打擊率一樣,但我們比較幸運一點,訓練後這些平衡動作的成功機率會提升到非常高,不會只有三成。我們要像打者一樣,把注意力放在成功時,並給自己鼓勵。這種鼓勵會連結自己,並為自己啟動正向資源,帶來更多力量。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過去)太追求完美,學到一個新東西就想一次成功,做不成就會沮喪,但因為新動作本來就不可能立即100%成功,就算是頂尖選手也不會是100%;當我們從機率的觀點來看,了解到訓練是一種提高成功發生機率/提高破PB機率的一種過程,就會放過自己,也會放下執著,享受每一次成功發生時的快樂,一種中獎的快樂,這種獎,是自己努力得來的。

#LAVA
#KFCS
#KuoFengCoachingSystem

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

面對訓練的態度


幾個月前,家保說有一位香港的鐵人三項教練Angus想要學習跑步(以及姿勢跑法),他們很快安排好了行程。從12/18開始到今天,連續三天,每天兩個小時,透過200m、400m測試、跑姿錄影分析、間歇訓練以及瞭解了他今年二月創下的半馬PB與全馬一直跑不好的情況之後,明確地找到了訓練的切入點。我用三天的時間把適合他的姿勢跑法技術練動作、力量訓練動作教給他,在不打亂他原本訓練節奏太多的情況下,前幾週的課表已經確定下來:一週練跑四天、一天力量、兩天全休。

這幾年下來,有不少人來花蓮找我學習訓練,面對訓練,我自知無知之處還很多,但已知的理論、經驗和方法也累積了不少,只要有明確目標特地來花蓮找我訓練的朋友,該分享的都毫無保留;因為能特地跑一趟花蓮,就是對我個人以及對訓練的敬意。我非常尊重這種態度。

今晨,在陽光未露臉前,我開車載他們到鯉魚潭移地訓練;我們在漆黑的湖邊做足熱身、在環潭較陡的坡道上做了上坡、下坡與跑樓梯的技術訓練,Angus的悟性很高,一下子就抓到感覺了。後半段的跑姿已接近心目中優美的動作。剩下就是持續訓練,把優秀跑姿的知覺運用到接下來的訓練中,進步是水道渠成的事。

跑完一圈鯉魚潭後,我邀請Angus跳下鯉魚潭緩游放鬆,水溫有點過低(體感應在23度左右),下水後他略顯緊張,但我知道緩游一會,上岸後的感覺會很好。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只要我們不怕,潭水中有正氣會帶給人正向的能量和感受。

聽家保說最近在練泳、也有意嘗試鐵人三項賽,就各送了一本今年完成的游泳書給他們。事後談到了多次橫渡鯉魚潭的過往,剛好1500m,有種懷念的感覺,雖然天冷,但記憶卻很溫暖,很想再游到湖中看水看山景。

花蓮很美,住了十多年仍這樣感覺;花蓮很遠,對住在香港的他們來說更是如此,舟車勞頓來一趟不容易,既花錢又花時間。我自己也因為明天要上課,所以必須北上台北,一趟車程到住宿處,四五個小時跑不掉,往返則去掉1/3天,出國教課也是要繞台灣1/3一圈才能到機園機場。從實際效益來看,怎麼算都不值得。但有些價值,並不是用時間、金錢、效益等可以算得出來的。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關於自行車騎乘的「用力」、「輸出」與「運動表現」

騎乘加速時我們一般直覺會想著「更用力踩踏」的方式是「肌肉更用力」,但只想著肌肉用力反而會喪失效率,下面試著把「肌肉用力(Effort)」跟「運動表現(Performance)」之間的關係梳理出來,下面每一個箭頭處所耗損的能量愈少,代表效率愈高:

Effort→Force→Torque→Power→Performance
肌肉用力→力量→力矩→功率→運動表現

首先要了解的是:肌肉用力的程度(Effort)並不等於施加在踏板上的力(Force),例如在下坡時高轉速的踏板一直踩空,肌肉感到很緊張,或是肌肉不自覺繃緊、抽車的力道過猛使全身肌肉緊繃……等,只是空緊張,皆無助於踏板上施加更多的力。

最理想的狀況下是Effort = Force,也就是說:車手把部分的體重轉移到踏板上的蹠球部位時(車鞋卡踏鎖定的中間位置),臀部、腿部、腳掌肌肉緊繃的程度剛好足以支撐轉移過來的體重即可,如果「Effort > Force」代表浪費力氣,就好比坐在坐墊上把腿懸空但腿部肌肉卻用力繃緊一樣無效。

施加在踏板上的「力量(Force)」即為我們轉移過去的體重,這個體重可以只有單腿的重量,也可以是站起來抽車時接近全身的體重,轉移到踏板的體重比例愈高,力量(Force)愈大。在坐姿騎乘時,愈頂尖的車手在座墊上所支撐的體重也會愈小;很多入門車手之所以臀部會痛,並不是因為臀部還沒適應,而是因為他們的腿沒力支撐轉移過去的體重;反之,有經驗的車手之所以臀部不痛,也並非他們練成了鐵屁股,而是因為腿部有力了,可以承擔更多比例的體重,所以臀部的壓力也相對變小了。換句話說,就算是頂尖車手,如果刻意騎很慢騎很久,他的臀部也是會被壓得很不舒服的。

談到這邊,我們已經知道:施加在踏板上的力量,就是車手轉移到踏板上的體重比例。接下來要了解,這股力量(Force)並無法完全轉成功率輸出(Power)。

Power=(Force ✕ d) ✕ Cad
功率=(力量 ✕ 力臂) ✕ 迴轉速
功率=(力矩 Torque) ✕ 迴轉速

當力量施加在上死點與下死點時(也就是體重壓踏板的在12點與6點鐘方向時),力臂為零,力矩為零,此時肌肉用力了(有Effort)→踏板上也有力量(有Force)→但是沒有力矩(無Torque)→就沒有功率(無Power)。

因此,要創造「力矩(Torque)」 ,必須把力量(Force)盡量施加在力臂最長的位置,也就是3點鐘方向及其附近,講具體一點:轉移過來的體重應該施加在踏板1-4點的位置,在這位區間以外的270度,踏板上的力量(Force)應該愈少愈好,因為不可能完全沒有,所以目標是盡量減少。

然而,不管再頂尖的車手,仍會在踏板上抬的過程中(6點→12點)留有部分體重在踏板上,這即會形成「負力矩」,負力矩所形成的功率被稱為GPA (Gross Power Absorbed) ,它所代表的意思是:有Effort,也有Force,亦已輸出,但卻無助於自行車前進的功率。而另一個名詞GPR(Gross Power Released)則是指:實際有助於推動自行車前進的功率。

一般的功率計所呈現的是GPA+GPR=Total Power,這也是為何FTP進步並不一定代表運動表現的提升,因為車手進步的Total Power有可能是大部分是來自GPA,那對於自行車的速度並沒有幫助。

要能夠明確地分辨GPA與GPR這兩種功率,必須要能確認「力的方向性」(力的向量),例如踏板在向上時,向下的力會形成無效的GPA;此外,在踏板向下時也會有GPA,例如最完美的三點鐘方向,如果車手是向前方向下踩,那就會形成「法線力」(唯有切線力能產生力矩),法線力無助於踏板轉動,也會形成GPA。


目前,只有少數的功率計能測量出踩踏力量的方向性,Pioneer是其中一款,所以它能量化踩踏效率,實際得出兩邊的有效功率輸出。我個人關注了這款功率計很久,上個月剛購入。Pioneer是雙邊功率計,幾次騎乘下來,發現多次數據都是右腿的功率比左腿大,當下也立即向廠商提問:可否幫我確認一下,錶頭與分析APP上面的左右兩側功率分別為125W與135W,所代表的功率是選項1或2:

1、GPR:已經扣掉無用的功率輸出;
2、Total Power:整體的功率輸出(包含無用於推動自行車前進的GPA功率)

廠商回覆的結果是2,這代表我右腿的135W雖然比較大,但乘以輸出效率之後,反而是左腿的有效功率比較大:
* 右腿的有效功率是:135 ✕ 42.1% = 56.8W
* 左腿的有效功率是:125 ✕ 48.0% = 60.0W

一般人看到右腿功率比左腿大的普遍直覺反應是,1)左腿須要主動更用力一點或是2)練重量把左腿的肌力練得更強,這兩種方式的確會使左腿花更多Effort沒錯,但這兩種方式不見得對運動表現有幫助,因我們所已經知道Effort離Performance還有很多階層。所以練肌力,使整體力量提升當然有幫助,但對我目前左右功率不平衡的問題而言,明顯的問題是右腳的施力行程太長,不夠集中,這是我已知且明確的問題所在,數據只是把它呈現出來而已。

最後,GPR也不見得等於運動表現(Performance),因為風阻,而風阻跟騎姿與裝備有關,以裝備來說例如經過風洞測試的流線型車架與計時帽,都可使相同的GPR取得更大的速度。

--
回顧一下這個「肌肉用力(Effort)」與「運動表現(Performance)」之間的階層關係:

Effort→Force→Torque→Total Power→GPR→Performance

有助於我們理解,想要騎得更快,不要只是感覺更費力、更加咬牙切齒地使勁踩踏,而是應該透過訓練去提升單腿支撐體重的能力,以及化解上面各個箭頭中間的衝突(轉移體重的技巧),才能減少能量的耗損,進而取得更佳的運動表現。

#KFCS
#CyclingTechniques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Stryd的距離與配速超乎預期的精確

之前就聽說Stryd的距離很準確,今天自己試了才知道有多準。精準的跑步距離,影響重大,解決了嚴肅跑者和教練的關鍵痛點!

原本是三個星期前就拿到最新一代的跑步功率計Stryd(有風阻的版本),但距離和配速並沒有聽說得準確,後來才知道Garmin手錶預設的距離是衛星(GPS)定位,並非連上Stryd之後就會自動轉換距離與配速的數據來源,因為Stryd已經有了台灣的官方代理商,所以直接私訊官方的客服後,很即時地獲得了服務與解答,並立刻解決了問題。

問題原來是出在Garmin的手錶會同時以「ANT+」和「藍芽」連線跑鞋上的Stryd,前者出現的連線字樣是「步頻感測器」,後者才是「Stryd」,之前我一直在藍芽連線的Stryd中找距離/配速的設定與校正功能,但一直沒找到。原來是在「步頻感測器」中(見影片中的設定)

台灣的官方人員(Stryd 跑步功率計 TW)回覆我說:「ANT+是Garmin獨有,其他廠牌手錶沒有這個傳輸協定,只能用藍芽,但是ANT+比藍芽準確。所以要選用以ANT+的『步頻感測器』來做設定。設定時,建議把距離和速度的數據來源都設成「總是使用」Stryd,原因是:如果沒有設定這樣,手錶就會繼續使用GPS作為配速及距離測量。自動校正要關閉,如果開啟的話,跑錶也是會抓取GPS的數據。」

在繁體的線上使用手冊中有詳細說明校正流程:
https://strydtaiwan.gitbook.io/…/qa/distance-and-calibration

官方設計的流程中,說明非常詳盡,從細節中就看得出很用心,例如第一個程序是:「找到一個距離為400公尺的田徑場,在第二條跑道的線上進行測試,距離會是406公尺。」我很好奇地問臺灣官方客服:「為何要在在第二條跑道的線上進行測試?而且正規400m操場的第二道距離應該是407.67公尺,為何文件上寫406公尺?」

臺灣官方回覆:「因為第一道要準確的靠在最裡面的內線比較困難,有凸起物,測試會比較危險,第二道可以輕鬆的靠近『內線』上。」

這種回覆不只一下子就解決了我的問題,而且也讓人感到專業與貼心。

在Garmin 945上把距離和速度的數據來源都設定成Stryd,校正係數也改成「100.00」之後,立刻就前往東華操場測試。冬日下午兩點半的操場,非常舒服,熱身結束後以感覺輕快的配速跑了八圈,開跑前先把左腳鞋帶上的Stryd對準起跑線,起跑後也刻意把左腳的每一步都踏在第二道的內線上,最後五步刻意放慢,使最後一步可以剛好使左腳鞋帶上的Stryd踏在一開始的起跑線上。

在400公尺操場跑第二道,延著內線跑,一圈是406公尺,八圈應該是3248公尺,最終跑錶上顯示的數據是:3.24 km

因為Garmin手錶只紀錄到小數第二位,所以就算八圈量測的是3240m,誤差也只有0.25%,而且這是在最差的情況下,有可能量測出來的距離是3245m,那誤差就更小了。

這麼精準的數據,大大滿足了嚴肅跑者與教練的需求。

因為RQ可以修改每次跑步的總距離,曾經有位大陸的學員(全馬230以內的跑者)為了可以修正每次跑操場的距離而開始改用RQ,雖然在RQ上改距離對其他數據分析沒有幫助,但他光是需要統計精準的跑量,就願意捨棄之前使用的平台,可見距離的準確度對嚴肅跑者有多重要,這種心情我很能理解,實際跑5公里,跑錶上顯示5.1就是不對,100公尺是差很多的!

距離與配速的準確度一直是嚴肅跑者與教練很在意的,先不論在跑步訓練中如何使用功率這個數據,光是距離的準確度就已經打中我們兩個族群的需求了。

而且不只如此,在會經過隧道的賽道上、在跑步機上、在高樓大廈林立的都會區裡,距離與配速不夠精準不夠即時的問題,一直是我們的痛點,這是衛星定位這個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但Stryd這款跑步功率計卻解開了這個痛點!!!

今天終於完成設定,而且把這個功能打開後,看到了準確的距離,內心實在非常興奮,大力推薦給所有需要精準距離和配速的跑者和教練。

這陣子同時在測試一款新的游泳錶,隨後也跟廠商匯報測試心得,也是十分讚賞廠商的努力,那是一支從游泳愛好者的角度出發所設計的游泳訓練錶,非常貼心的細膩設計,不管是錶帶、使用者介面或數據分析上都很符合專業訓練的需求。談到最後,我跟廠商說:「台灣練游泳的人口很多,但使用三鐵錶上傳游泳數據的人非常少,不是這些錶不好,距離/配速/划頻/划距等數據都很準,但沒有人特別去推廣游泳的科學化訓練,沒有人推廣『泳錶』,泳錶不普及起來,RQ和我想做的游泳數據分析,永遠無法進行。」

科學化訓練這個產業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而『賽事』與『硬體』更是整個產業的基底!所以現在我只要體驗到優質的賽事,或優秀的硬體都會大力推薦與支持,它們要被看見、被支持,我們才能進行優質的數據分析與教學活動。

對硬體來說,所謂的優質,最重要的是「數據的效度與信度」,碎片數據會失去效度,單一數據搜集來的功效不大,例如有廠商做出鞋墊可以測觸地時間,但這個數據沒有跟步頻、速度等數據結合,就算再精準,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再來是「信度」,也就是準確性,如果數據不準,再好的構想都沒用。就像比賽,最基本的是距離要準,某些賽事單位辦了好幾年的標鐵賽,三項的比賽距離一直不準,不管給的贈品再多/場佈與流程再好,仍無法算是優質比賽。就像訓練錶,不管多高大尚,有多少智慧型功能,只要距離和配速不準,就稱不上是優質。

Stryd另闢蹊徑,找到了另一種量測準確距離與配速的科技,這是跑界的一大福音!

--
Stryd剛剛進入台灣,現在不用再買水貨,而且能享有官方保固與前30天無條件退款,有問題還可以直接問臺灣的專業客服,比較有保障,有興趣者可以參考一下臺灣官方網站:
www.stryd.tw

此外,官方很貼地編寫了繁體版使用說明文件,大部分的設定和常見問題都整理在上面了:
https://strydtaiwan.gitbook.io/stryd/
--

註1:影片中右上角的跑鞋鞋帶上繫的黑色倒三角裝置即為Stryd,要換鞋也非常方便,連鞋帶都不用拆,10秒內就可以把Stryd換到另一雙跑鞋上。

註2:如果我們把訓練錶的功能拆成 1)傳感器/感測器、2)數據紀錄、3)顯示裝置(錶頭)。有ANT+「感測器」的有非常多,那是公開的,(但除了少數舊款的之外) ANT+的「錶頭」接收裝置只有Garmin有,其他家的錶頭都是藍芽,近年各類感測器比如心跳帶、功率計幾乎都同時支援兩者,Stryd也是,到後來Garmin自家新一代的心跳帶跟功率計也都採用ANT+跟藍牙(原來都只有ANT+)。目前在Garmin表上連接Stryd「進行設定」的時候,因為藍牙的設定沒有辦法取消GPS及進行校正,所以使用ANT+的設定會比藍芽還要精準沒錯。我之前連到名為「Stryd」的藍芽協定時,距離一樣只能用GPS連結,要連到ANT+後才能設定成「較精準」的距離量測方式。

#Stryd
#StrydTW
#跑步功率計

心流與入神

針對「心流」這個概念,我和 鋼琴輕鬆談-「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aken your inner Pianist 的嚴文君老師分別從鋼琴和耐力訓練的角度談論過多次,前幾天她傳來一個跟心流有關的問題:「下面這兩個圖都是米哈里寫的,上面電腦截圖是米哈里於2004年的Ted演講的投影片,下面是《心流》書上附圖,你覺得哪一個寫得比較好?」這個問題引發我濃厚的興趣。


第一張圖是「心流」這個概念的創始人—米哈里於2004年TED的演講影片中所截錄下來的:

● 縱軸:當下正在面對的挑戰難度高低
● 橫軸:該挑戰所需技巧/技能的高低

□ Flow:心流。米哈里在演講中提到,心流渠道只有在你做你真正喜歡的事情時才會開放,也許是彈鋼琴、跟好朋友在一起、跑步、唱歌、繪畫、寫作或是工作。

□ Arousal:激發,是一個很好的區域。此時挑戰太大,你此時的技能無法應付,但在此時仍可比較容易轉入心流區,只要再提升一點技巧即可。所以,在激發狀態時,多數人都可以透過進一步的學習而體驗到心流。這是有助於人們被推離舒適圈的地方。若要進入心流狀態,他們就得發展更高的技巧。

□ Control:掌控,也一樣是個好區域。因為在這裡你會感覺舒服,但不會很興奮,因為對自己的挑戰不高;所以如果想從控制區進入心流,就需要提高挑戰。

● 當人處在激發區與控制區時,都會比較有機會進入到心流。其他挑戰和技能的組合,就逐漸變得比較不理想,如下:

□ Relaxation:放鬆。在這裡沒什麼不好的,你很舒服,但離心流的體驗較遠。

□ Boredom:無聊。怪物等級太低,(遊戲/工作/任務)太簡單,沒有挑戰性,從事該活動不久後就會令人厭煩。書中沒有Control和Relaxation,A2區都是無聊/厭煩,但是演講中的投影片有清楚地說明各種狀態,當技巧達到一定程度時,我們較容易處在激發區和掌控區,不會只有厭煩

□ Apathy:冷漠,非常消極,對所做的事無動於衷,不會動用到技能,沒有挑戰可言。米哈里在演講中提到「不幸的是,大多數人的體驗都處在冷漠中;造成這種體驗的最主要活動例如看電視或是在廁所裡坐著(聽眾笑)」「雖然有時看電視(7~8%的時間)會進入心流,但那是當你選到真正想看的節目並從中得到回饋時」

□ Worry:擔心。未來的挑戰很大,超過自己的能力時。

□ Anxiety:焦慮。越級打怪,此時會很容易失去自信,自覺現在的技能無法負荷即將到來的巨大的挑戰。

看過影片之後認為兩種都沒錯,只是表達的層級不同,兩張圖都有缺陷,但可以剛好互補。在《心流》書中這張圖(第二張附圖)的文字下面,有一段寫道:「A代表正在學網球的孩子艾力克斯。這張圖指出他學習打網球時的四個階段。開始打網球的艾力克斯(A1)不具任何技能,唯一的挑戰就是把球打過網。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不過艾力克斯倒也樂在其中,因為這困難度差不多剛好是他應付得來的,所以這時候他很可能處於技巧心流中。但是他不能一直留在原地,經過一段練習後,他的技能會提升,這時光是把球打過網對他來說變得無聊了(A2)。」

演講中的圖說明技能升級後,想達到心流,挑戰必須跟著升級,此時已經回不去了:太低的挑戰已經無法使人體驗到心流狀態。但書中圖片(第二張附圖)的缺點是(單只看圖不讀文字)會以為,技術提升後,降低要求與挑戰也可以達到心流狀態。

但演講中的圖片也不完整,它無法陳述出低技巧的人也能達到心流狀態,例如小朋友沒有畫畫技巧,但他們在白紙上可以(安靜)不說話畫上很久;入門跑者就算跑步技巧不高,但已經能跑,就有機會體驗到心流。所以兩張圖各有優缺點。書中的圖描述了心流的歷程,由低技巧到高技巧都可以達到心流;演講圖中的黃色區域是特別針對已發展出高度技巧的人士而畫的,他/她們回不去了,低挑戰已經無法達到心流狀態。

所以入門跑者和基普喬格都可以體驗到心流狀態,但兩者的體驗質量是不一樣的,後者(神人)的體驗會更為浩瀚與深邃。

--
註1:書本上的附圖來自行路出版社,遠足發行,2019年4月出版的繁體版122頁;簡體版出自中信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161頁。作者稱白色的區間為「心流渠道」,它是挑戰與技巧的黃金比例。

註2:下面是米哈里於2004年的TED演講連結:
https://reurl.cc/XXyQ7M
在這個演講中提到一個我首次接觸的詞彙「ecstatic」,那是一位作曲家用來描述他作曲順利的時候的感覺,「ecstatic」在希臘文中的原始義是站在某個東西旁邊,後來變成描述精神的一種狀態,中文可以譯成「入神」,它是一種你感覺到從事「非日常活動」的精神狀態,所以「ecstatic」這個詞是指「進入另一種現實」。米哈里在演講中的延伸說明很有意思:
「從這個詞,我們可以想一想,過去人類達到巔峰的幾個古代文明,無論是印度、希臘、中國、馬雅、埃及等文明,他們『進入另一種現實』的方法是建造神殿、宮殿、寺廟、圓形舞台、劇場或競技場,他們可以在這些地方體驗到入神的狀態,因為這些地方有助人們用一種更聚焦、更有秩序的方式體驗生命。」
而這個作曲家想要「進入另一種現實」、想要體驗入神,並不需要去這些地方,他只需要一張紙,在上面寫些小符號,只要這樣做,他腦海中就能想像出音樂,開始進行創作,而一旦他進入創作狀態,一個新的現實就出現了,這就是入神的時刻。他進入了另一種現實。這位作曲家提到,在這種狀態中,感受非常強烈,以致於他幾乎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我們常用「神人」稱呼這類人,這也跟「ecstatic(入神)」這種心理狀態互相呼應。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KFCS自行車教練:來自香港的教練李樂民

上週剛完成連續八天的LAVA✕KFCS自行車教練培訓課程(一天培訓課+七天實作與日誌),這兩天在整理大家的問題與反饋。剛又重讀到 Vv Lok (樂民) 上完一天培訓課後的心得,很是佩服他的認真。樂民是專門輔導青少年的社工老師,今年五月在香港授課時有過一面之緣,這次他特地從香港飛來台灣上課,課前聽他提到「我想用耐力訓練來改變這些小朋友,他們都是很聰明的,學校的功課太簡單,所以就提早到社會上去找挑戰,耐力運動可以幫助他們重新認識自己。」



樂民的心得中提到「八個小時的課程,很快就過去了」,我的感覺也是。我跟樂民應該都進入了某種程度的心流狀態,感覺8小時就像兩到三小時般,一下子就過去了,過程中不累/不餓,但課程一結束坐上返家的車上突然覺得精疲力盡,但那跟空洞的疲乏狀態不同,而是一種盡力後心滿意足的疲勞感,能量低弱,但仍快速流動,很舒服的感覺。

因為12月下旬的四週自行車PB班與1月初的教練內訓,遠在香港的他可能很難都參加到,我原本在替樂民想方法,思考如何讓他在異地也能跟上台灣教練培訓的節奏,但樂民卻很爽快地說都要再來台灣參加。對於他認真學習的態度,十分敬佩。

#LAVA
#KFCS
#KuoFengCoachingSystem
#自行車教練培訓

--
附上樂民參加第一天教練培訓後在臉書上分享的心得:

由2015年開始參加三項鐵人運動,大部份的知識都是來自於網上及書本上,有關技術訓練的中文知識,大部份來自台灣,家中數十本書籍,很多都是台灣的作者,其中超過一半都是徐國峰老師的。透過閱讀他的書本,單向地與徐老師交流及學習,體能與技術的進步,都受徐老師的很大影響。一直以來,都很想跟他接觸「小粉絲的心態」,親口答謝他讓他知道他如何影響讀者。數月前,有機會在香港遇上徐老師,能夠親口答謝他,感覺非常開心,亦期望有機會再跟徐老師學習。

早幾天在台北快閃遊了60小時,其中最重要就是參加徐老師的單車教練培訓班。參加課程的其他同學,大部份我不認識,經過頭半天的課堂,我發現原來大家都是志同道合,對單車運動有一定的熱愛及相類似的認識,感覺就像找到失散多年的兄弟姊妹一樣,課堂上的交流,沒有吝嗇及坦誠分享,可謂教學相長,透過提問互相解答再討論,大家理清了很多理論與技術之間的關係,縱使在午飯的時間,大家亦邊吃邊談,沒有放棄1秒鐘討論的機會。

徐老師的課堂,顯示了他在單車運動上的深入認識,專業的講解,讓大家在物理學上了解到單車運作的原理,簡單的比喻及示範,讓大家有機會體會理論與實際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課堂上教授相關的踩踏技巧及熱身動作,互相之間如何配合及有助提升單車的踩踏效率,讓我大開眼界。

8小時的課程,很快便過去了,其實這只是整個課程的起點,未來日子,還有很多很多課程內容,當中包括撰寫課表、重建踩踏技巧、各式各樣的熱身動作、還有最後最後的一個大挑戰!

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

踩踏校率的工具證實:3點的感覺已經不見了

昨天請 馬兆宏 (小馬)幫忙,剛裝好新一代的Pioneer功率計,一大早抽時間先去試騎了一趟Zone4閾值強度,沒想到效率已經掉到平均40%以下了,右腳更慘,一想加速就變成只有重踩:

●左邊踩踏效率44%
●右邊踩踏效率38%
(頂尖車手的效率大都是70%)



明顯右邊的踩踏行程過長,過了4點還沒收力,左腳的力量比右邊弱,但效率反而好很多。但跟三年前Zone4的50%效率和輕鬆110轉速都差很多,已經不可同日而喻了,但也代表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很高興有了新玩具,讓訓練更有趣。

Cyclo-Sphere的分析功能很完整,媲美Trainingpeaks,而且更專注在自行車的數據分析上,雖然只能分析自行車,但數據可以導入Trainingpeaks,把騎乘數據跟游泳、跑步整合在一起。

前幾天的教練培訓才跟幾位學員們說:練技術時,要刻意停在「3點」,讓身體記得3點在哪。因為力量不會突然出現或突然消失,所以我們不能到5點才收力,5點才收力的話,力量(也就是體重)一定會到6點之後還在。所以記住3點是最重要的,3點是最大施力點,接著就要開始收力,收得愈快,愈能放鬆,肌肉緊繃感愈少,愈省力,也愈能持久 (對鐵人和長距離騎乘比賽來說,持久與放鬆非常重要,而這是需要特別訓練的技巧)。

自己太久沒練 (或公路車騎太少),3點位置的踏點感覺已經不見了,使得收力太慢(轉移體重太慢),致使6點鐘之後仍在施力(體重仍留在踏板上),也就是圖中下死點的深紅色箭頭以及藍色的箭頭的這些力量大都是浪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