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我心目中運動散文著作的第二名:《愈跑,心愈強大》

我把自己書架上的運動書籍分成三類:1.訓練知識類、2.運動小說類、3.散文類。分類之後我又替這些書排名,前幾名的書,常會拿起來不斷重讀,爛書除非有時為了鍛鍊腦力拿起來批判它爛在哪裡,何以為爛,然後引以為鑑之外,常就被我扔在一旁。

在我心中,散文類的第一名非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莫屬,接著就是席翰.喬治醫生的《愈跑,心愈強大》。這個月因為某些契機,所以又拿起喬治的書來重讀。
在喬治的這本著作《愈跑,心愈強大》中替眾多跑者們道出了熱愛跑步的理由。我尤其喜歡他在書中的一句話:「跑步是進入另一個世界的入口,也是進入難以言說的經驗小徑。」

透過跑步,我們有機會進入一種持續若干時間、沒有別人涉入的意識狀態。在那種狀態中,我們擁有自由、擁有寧靜、擁有特殊的時間感和空間感。那是屬於跑者的世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身體」一詞,從來不僅限於血肉皮毛的形軀。當我們把身體靜置於空間結構中來解析,它包含了有形可觸的「形軀」、無形而實存的「精氣」,以及與形軀、精氣合一且交互作用的「心神」(蔡璧名,《身體與自然》,頁55) 。

在中國的古籍中幾乎不談競技運動,形軀上的訓練只是為了追求充足的精氣與心神的寧靜,傳統所謂的「修身」,所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無形的境界。喬治這位西方世界的跑者,竟也透過跑步體悟到同樣的道理,只是他的用語與東方不同,他談的是自由、遊戲、意志與英雄,這些都是他跑步哲學中的重要概念。

自由:忘我的境界

人生在世我們不知不覺地倚靠太多東西,像電腦、網路、智慧型手機、電影或是各種目標與人情事故,所以老子提出「無為」是針對「有為」而發。老子不反對設定目標,他反對的是對目標的執著,因為一執著就需要依靠。我們練跑步的人常常會為自己設定減肥、完賽、破PB等目標,有目標很好,因為有目標才有方向,但跨出門口確定方向後道家告訴我們必須「忘掉」目標,所以莊子說「坐忘」。更快更強更遠都很好,但在追求更好的過程中反而要忘記目標,在訓練的當下該尋求的是一種「自由自在、自己如此、無所依靠」的境界。

對於這樣的境界,老子的方法是減損,所以他說:「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老子》第四十八章),無為之後就是真正的獨立,無依無靠;到了莊子更進一步說這是「離形去知」(《莊子.大宗師》)境界;孔子也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形軀我和意識我都沒了,人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得道」的境界應屬如此。人世間有許多活動都能當成達到此種境界的手段,把承襲中國思想且盡而發揚光大的日本,發展出了柔道、劍道、茶道…等就是由此而來,各種形式的動作如果達到「離形去知」的忘我之境,就能在瞬間得道。跑步,當然也是你我達到忘我之境的其中一種方式,而且是所有人類的活動中最簡便的一種方式。

二〇一五年上海馬拉松賽後某位學員自述中的一段正寫出了此種忘我的境界,他寫道:「上海馬拉松比賽時,當距離過了38km之後,沒有抽筋,終點就在眼前,心裡懸的石頭終於落地,破四有望了。 3小時52分35秒 跨過終點計時毯,沒有興奮,沒有瘋狂,只有一如既往的平靜。總感覺比賽的過程中很忙,心裡必須專注在許多細節上面,時間過得很快,儘管已經到達42km終點,仍然感覺上一秒還在起點。」

古人的智慧早已經揭露精神上的自由是透過「忘我」的功夫而來,但具體的方法卻沒有像喬治說得如此簡潔:「跑步讓我自由,它讓我拋開別人的觀點,拋開外界加諸於我身上的教條與規範。跑步讓我從零開始。它剝離了層層制式的行為與思考。」

因為剝下文化與制度之後,人回到了一種極單純的自然之境。在自然中,精神將無比寧靜與自由。所以喬治說:「最棒的是,當你感覺到自己與自然合而為一的時刻,這是真正的平和,這也是世界無法給予的。」從他的字裡行間,你將了解到跑步不只是訓練身體, 更是一種精神生活的解放。這種觀點與兩千多年前中國的先秦思想家不謀而合。

我個人的工作是以靜態的寫作和翻譯為主,每當煩躁與靈感枯竭時,運動總是我激發熱血與刺激創意的最好良方。我們只要出門跑起來之後,自我就會逐漸清空,不久將感到心曠神怡,約莫三十五分鐘後就如同喬治說的會出現第三氣(third wind),此時,興之所至的想法、回憶與經驗都將源不絕而來。所以喬治時常把跑步是當成他的實驗室,一星期有好幾天,他在超過十哩的路上測試想法。他發現,跑步是一個充滿源源不絕的創意、挑戰與改變的泉源。

意志:成為自己的英雄

跑步除了讓我們的精神解開束縛,也使我們的意志更加堅定。在跑步的領域要裡面,我把知識分成體能、肌力、技術和意志四大領域,在我心中它們各有一部經典著作,體能是《丹尼爾博士的跑步方程式》(Daniels’ Running Formula)、技術是《跑步,該怎麼跑》(Pose Method of Running)、肌力是”Periodization Training for Sports”(未有中文譯本)、而我心目中關於意志方面的經典正是喬治.席翰醫生這本《愈跑,心愈強大》。

對於不運動的人來說最常用的藉口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喬治毫不客氣地指出:「這種人都是體力有餘,但是心的意志薄弱。身體有能力做出驚人的壯舉,但他/她們的意志卻通常只願停留在電視上、廣播以及車庫的汽車裡。身體不僅願意動,它還渴望行動。」

喬治認為我們人類整體意志之所以日漸薄弱的理由是因為我們進入文明社會之後,逐漸失去了在野外鍛鍊求生意志的機會。因此跑步這項最原始的運動可以重新鍛造我們的意志。任何運動競技都是選手間意志的對抗,但在跑步這項運動中意志力所要對抗的不是其他對手,而是惰性和你心中要你放棄的聲音。

跑者本身既是主角、又是對手,也是觀眾。喬治說:一旦行動成功,唯一的觀眾便獲得滿足。「英雄,就是『做自己』的堅決意志。」

英雄的價值在於貢獻他人與感動人心。在感動他人之前,我們必須先感動自己。做自己的堅決意志,可以使自己充滿能量,朝著心中的方向一步步地往前邁進,只要不停止向前的步伐,直到感動自己,就是自己的英雄。這就像走在一個沒有坐標軸的平面空間,沒有誰前誰後的競爭關係,比現在的自己更往前一步就是價值所在。我們從書中可以看到喬治透過跑步來認識自己,同時在一次次的訓練和比賽過程中學會自我尊重、自我接納,以及在一次一次的挑戰中體現自己的價值,成為自己的英雄。


遊戲人間、貢獻社會的跑步家

喬治說「人生與跑步都是遊戲」,而且在書中提到一位人類能量的研究者威廉.詹姆斯。他曾寫道:「成就,絕對不是因獲取而得,而是來自於我們對世界的貢獻。」

這一句話可以展現喬治的人生觀,他認為人生是一場遊戲,跑步也是遊戲。這樣的人生觀使人生和跑步這種看似嚴肅的主題有了另一種樣貌。因為遊戲的本質是挑戰與樂趣,它跟競賽不同。把跑步/人生視為競賽的人很容易在自卑與優越的情緒中起伏,而且很容易形成以「獲取」為目的人生觀,像是獲取獎牌(奪牌)、獲得獎金、獲得他人讚賞的目光(或是社交媒體上已經量化的「讚」的數量)。我們可以在書中讀到喬治對遊戲的定義:「遊戲是存在之謎的解答,也是讓我們展現旺盛精力的舞台。暴力和異議是遊戲中有趣的一部分。在遊戲中,我們用每一分力氣和決心保衛自己的領土;但在幾分鐘後,我們擁抱對手,在遊戲中獲得無限的快樂。」在喬治的人生觀裡,遊戲(人生)裡頭沒有真正的敵人,只有夥伴。夥伴是樂趣的重要元素,也是協助我們克服人生中的各種難關,沒有夥伴我們無法在現代社會立足,所以懂得感恩的人才能獲得幸福。

這樣的人生觀看似不想擔負人生的各種責任,但從喬治的散文中你可以看出並非如此,他認為「我」在這場人間遊戲中的價值是為夥伴們提供服務,貢獻一己之力。喬治在書中不斷闡述「入世」的人生觀,唯有付出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而跑步則是他「出世」的任意門,他透過調整跑步的速度,「快到能抛開世俗的煩惱,快到能享受身體的運作;慢到能觀察周遭的世界,慢到能逃進內心的世界。」

在那個世界中不論速度快慢,我都能享受到跑步的樂趣。我很喜歡喬治所說的:「在那裡你能找回赤子之心以及探索身體與心靈的極限」。在慢跑時,我們能觀察周遭的世界或是逃進內心的世界;在快跑時,我們能抛開世俗的煩惱以及享受身體熱血澎湃的運轉。那是個不受外界干擾的孤獨世界。

雖然喬治不是一位最強最快的跑者,但從他的一篇篇散文中,我卻看到一位極具清明自覺主體意識的跑步家。他像世間其他偉大的畫家、音樂家、作家與科學家一樣,只不過他是透過跑步來詮釋人生的意義。這部作品中的哲思瑰寶深深觸動身為跑者的我。如果你也熱愛跑步,想必將從喬治的話語中獲得安慰、熱忱與身為跑者的智慧。

==
ps 《愈跑,心愈強大》博客來介紹:http://goo.gl/iSRyS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