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調整「競爭」的觀念,是改變運動「文化」最重要的一步

前幾天寫了一篇〈文化 vs 基因:肯亞人為何長跑實力如此可怕?〉後沒多久,匡寓來訊問我個人覺得改變文化該從何起步。認真思考幾天後,我認為每個人要從自己做起(包括我自己),先改變對於「競爭」的觀念。因為從小植入的競爭意識已經太根深蒂固了,要改變真的很難,我自己也常不自覺陷入競爭的迴圈裡,直到讀了阿德勒的目的論才能逐漸從這個迴圈中跳脫開來。

去年台灣其中一本暢銷書是岸見一朗的《被討厭的勇氣》(2014.11),我是2015年初購入,那也是我第一次認識阿德勒心理學。因為實在太喜歡了,之後又陸續購入了《接受不完美的勇氣》()2015.02)、《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2015.04)與《阿德勒心理學講義》(2015.05)。就這樣一頭栽進阿徳勒個體心理學的世界。

阿徳勒不只是心理學家,也是一位哲學家和教育家。他當然不是一位運動員,但他對競賽的詮釋卻完全符合它原始的本義。在《被討厭的勇氣》中有段話很棒:「不要和他人競爭,當我們決定做自己的時候,競爭一定會帶來阻礙。比現在的自己更進一步才是價值所在。」

錯誤的競爭意識會讓人產生強烈的自卑情結或優越情結,這兩種情結都是使我們往前更進一步的阻礙。比如說我已經是台灣第一名了,我時時刻刻都意識到這樣的優越感,每次比賽都怕被第二名超越,再次奪冠後又怕下次不能維持同樣的表現。但我們都知道,世界很大,台灣第一名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當這個運動圈子裡的人都能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就不會怕別人比我強,也不會擔心比我弱的人會超越我,教練也不會拘泥在:你是我訓練出來的所以必須一直跟著我。

「比現在的自己更進一步才是價值得所在」,因為競賽的意義是:透過群體的刺激使自己變得更強,競賽中的其他選手都是夥伴,都是能一起刺激我變得更強的夥伴。

競爭(com-pete)的意義不是打敗別人,而是「一起(com)」「變得更好(pete)」,變得更好才是重點,而不是打敗別人贏取勝利。我想,可能是因為過去的聯考制度使得我們被教育成競爭意識太過強烈的大人。所以之前和一位來自加拿大的朋友聊天時聽到他說:來到華人世界發現他們都很怕自己的知識被別人學會,所以都不願大方分享,但我不會怕別人學會我的東西,我喜歡分享,愈多人會愈好。這樣才能討論,才能進步,才能形成文化,生態圈才會愈來愈完整。我聽了心裡猛點頭,說得實在太好了!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是以對話錄的方式進行各種人生議題的討論,下面是一段關於競賽的精彩討論:

◉哲學家:「一提到『追求卓越』,我們很容易誤以為它是『想比他人優秀』的欲望,或是為了飛黃騰達而不惜犧牲別人的行為,會有一種排擠他人、一步步往上爬的印象。當然,阿德勒所贊成的不是這種態度,他所說的是在同樣平坦的地面上,有人在前方一步步邁進,後面也有人跨步向前。請你想像一下那樣的情景。雖然大家前進的距離或速度各不相同,卻都走在平坦的地面上。因此,所謂『追求卓越』指的是讓自己的腳向前跨出一步,而不是非超越他人不可的那種競賽。」

◎年輕人:您是說,人生不是競賽嗎?

◉哲學家:是呀。不和任何人競爭,只要向前跨步就行,更不需要拿別人和自己做比較。

◎年輕人:唉呀,這不可能吧。無論如何,我們都會去和別人比較,所謂的自卑感不正是這樣才產生的嗎?

◉哲學家:健全的自卑感並不是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較後的結果。

……

◎年輕人:那我換個問題。雖然說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是走在同樣的地平面,可是還是有差異吧?走在前面的比較優秀,在後面追趕的就差了一點,結果不是又回到優勝劣敗的問題。

◉哲學家:不是的。這跟走在前面或後面沒有關係。簡單來說,我們正在走的是一個沒有縱軸的平面空間。我們這樣走,並不是為了要和誰競爭,比現在的自己更往前一步,才是它的價值所在。

以上摘自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著;葉小燕譯:《被討厭的勇氣》,台北:究竟出版,2014年11月出版,94~96頁。這本書我自己已經重複讀了好幾遍,有許多字句值得細細思索品味,還有許多二元辯證的對話跟先秦道家的思想很類似,我個人非常推薦這本書:http://goo.gl/8wJWi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