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跑步力學:伸肌悖論(Extensor Paradox)

    重力影響你做的每一個動作,沒有重力,你將會飄在空中無法移動。每次跳躍,你都能體會到重力的存在,因為它會垂直把你拉回地面,就像從手中放下一顆球,它會垂直往下掉一樣。雖然重力是鉛直力,但當你往前落下時,重力的分力會對身體形成轉動力矩,此力矩可以說是「姿勢跑法」中最核心的物理概念。
    當你的臀部(身體的重心)通過支撐腳(物理上即是你的旋轉支點)時,重力才會形成力矩。想像一下保齡球瓶在地面上保持平衡,如果你慢慢把它往前推,直到它的重心超過支撐點時,它就會往前倒下。它倒下並不是因為你橫向的推力,而是因為重力向下拉扯保齡球的質心,這股拉扯的力道一超過支撐點,瓶子就會向前倒下。因此,運用重力力矩「向前落下」的能力正是跑步速度和效率的關鍵所在。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在一九九零年時開始正視這種假設,研究成員有麥克克雷、雷克、卡瓦納(McClay, Lake, and Cavanagh),他們使用肌電圖感應器來檢測跑步中的肌肉活動。最終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在跑步推進期中,下肢的伸肌(主要是大腿的股四頭肌)並沒有被啟動。研究員們原本假設這些肌群在推蹬時是最活躍的,但數據卻顯示它們並沒有作功。許多人苦思已久,感到困惑,因為這份無庸置疑的研究結果並不符合公認的典範--跑步是用腿部肌肉驅動,所以這份研究結果被稱為「伸肌悖論」。這個特有的名字說明它是如何困擾了運動科學家和教練們超過二十多年。 
(截文摘自《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The Running Revolution),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博士著;徐國峰/莊茗傑譯,頁125~126)

「伸肌悖論」(Extensor Paradox)的發生總是讓我省思:當人類發現一件新事物時,確認是科學(可以一再驗證的事實),但意識型態上還無法接受,也解釋不出理由時,竟選擇集體逃避……從一九九〇這個研究到現在已經25年,世界上大多數的教練竟「選擇視而不見」,還是以推蹬為核心概念在教學,而非支撐(Support)與拉回(PULL)。

因此一再強調推蹬肌群的訓練,而忽視了拉回的動作,所以很多選手會在高強度的比賽中拉傷後大腿,因為身體在高速下的重點是「拉」而非「蹬」,人的身體在下意識知道這件事,後腿要拉得快才跑得快,但肌肉跟不上,因為沒有特別訓練,只練蹬的肌群。

尼可拉斯博士的解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