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跑步時手臂的角色在於「傾聽」腳和身體的動作

上週六的課程中光佑在課後提到擺臂的問題,我的回答是:「肩膀不能動,只有手臂擺動。理由是肩膀一轉動,體重向前轉動的速度就會變慢。」看光佑的表情,我知道自己似乎沒有回答清楚,回來之後翻查資料。我想引用兩本書中對於跑步擺臂的結論來補充回答。

第一本是我一直很喜歡的跑步科學參考書目,原書名就叫The Science of Running,是一年多前請朋友從美國帶回來的,最近剛出了中文版本。裡頭的科學研究論述非常札實,而且具有脈絡。作者史蒂芬.麥格尼斯(Steve Magness)對於跑步的擺臂是這樣說的:

「擺臂是以肩膀為支點,因此肩膀不應轉動或擺動。手臂前後擺動的動作其實就像鐘擺一樣,但肩膀不可擺動。」(摘自《跑步的科學與實務》(The Science of Running),頁394)


這是史蒂芬從科學數據的研究中所歸納出來的結論,這個結論與羅曼諾夫博士的觀點一致。博士認為手臂擺動只是為了平衡下肢的動作,它無法創造速度。他在《跑步,該怎麼跑》(Pose Method of Running)第十七章中具體提到:「手臂的主要功能不是用來驅動身體前進,而是提供平衡,使重力能圴衡地引你向前。當你專心在拉起的動作時,輕鬆、自然與富有節奏的感覺會傳至手臂,手臂只是用來配合步伐,讓身體平衡而已。」

在第四十章提到:「手臂扮演的角色是去『傾聽』腳和身體,然後配合它們做出相應的動作,讓身體保持平衡。舉例來說,如果你跑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被跘倒,手臂會本能地調整位置來幫你盡快回到平衡。當然你不可能故意讓自己跌倒,但你可以在跑步的過程中體會到自然地擺動手臂以維持身體平衡的感覺。」

如果接著問:誰的擺臂最接近這樣的結論呢?我馬上會想到今年里約奧運的男子鐵人三項冠軍--艾利斯特.布朗里(Alistair Brownlee),他在炎熱的天氣下,游完1500公尺與騎完38.48公里之後,最後的十公里跑出31分09秒的成績(其實是30分出頭,因為篤定成為冠軍後拿國旗等第二名的弟弟進來一起慢慢跑進終點)。從影片中可以看出他的軀幹非常穩定,在擺臂的過程中晃動很小,就像是兩根鐘擺一樣在肩膀兩端規律地擺盪,而支點(肩膀)不能晃。或許這也跟他們長年練泳所造就的強大核心肌群有關,軀幹才能如此穩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