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

關於呼吸的學問

呼吸跟跑步一樣,每個人都會,但也同時是門的很深的學問。尤其東方特別重視,而且從很早以前就強調它的重要性,相關的理論和訓練法很複雜,因為興趣找了許多書來研究。我喜歡歸納,也從這些文獻的綜合分析中「暫時」有了一些結論。剛好前幾天有位教練問到「呼吸」的問題,想聽聽看我的看法。我就把自己的結論簡單整理出來回覆:

--
呼吸是中國和印度很重視的養生/訓練功夫。就我現在的理解,因為呼吸是被動的,我們不用主動用意識控制就能自主呼吸,但它也是我們可以把控制權取回來自己掌握的一種運動。這是人類其他動物最大的差別,四條腿的動物在跑步時,受限於生理構造,必須每跑一步呼吸一次,唯有人類可以在跑步時自己控制呼吸。

拿心率來比喻,我們無法控制心率的快慢。
但人類可以控制呼吸的快慢。

所以「呼吸」變成我們連結「顯意識」和「潛意識」的橋梁。我認為東方很早以前就認識到「呼吸可以用來馴服與強化『心靈』」,所以中國有「眼觀鼻、鼻觀心」這樣的話,透過吐納可以觀心與練心。「心愈穩定,運動表現才會愈好」這個論點是大家都能了解的,但如何讓強化心理素質(穩定的心)。源於東方的「靜坐」、「站樁」、「瑜伽」……等靜止類的運動都特別強調呼吸,理由也正在於此。

所以我認為「呼吸」的訓練主要不是練「生理」,而是透過呼吸這個身體的動作來進行「心理」的訓練。
--

《莊子》裡有一句話很有意思:「真人之息以踵」。意思是:真人所吸進來的氣不只可以到丹田,還可以到腳跟。當然,空氣不可能吸到腳跟去,這只是誇飾法。已故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有段描述把這句話解得很妙:

試觀嬰兒躺在床上自玩,經常是活動他的雙腳,而雙手反而很少活動。後來漸漸長大,仍然愛跑、愛跳,雙腳好動,中年後一變,卻愛坐喜靜,反而討厭年少好動的人。殊不知人到中年,活力已消減,下身等於半死狀態了,所以倦於活動。再看老人,坐時更喜將兩蹺起來放在桌上,才覺舒服,這表明下部生命力已大衰,兩腳易冷,老態呈現出來了。若老年人能腳底發燙,腳下有力,則是長壽的徵兆。又看胎兒的呼吸用臍,丹田在動,嬰兒呼吸雖用口鼻,而丹田仍自然在動。到了中年老年,丹田的動無力而靜止,改變位置,上縮至腹、至胸,再至喉至鼻,最後一口氣不續,嗚呼哀哉……就此報銷,可見生命力之衰亡,是由下而漸上,逐步衰竭,我們做氣機功夫或練太極拳功夫,要「氣沉丹田」,使氣機暢通無滯為要,這是健康之道。(南懷瑾講述:《太極拳與靜坐》,台中:南懷瑾文化事業,2015年出版,頁42~43)

簡單地說:從嬰兒→成年→老人→死亡,是呼吸的位置「從丹田上縮至腹→至胸→至喉→至鼻→最後一口氣不續嗚呼哀哉」的過程。愛跑、愛跳,雙腳好動者,愈能夠持續把氧氣送到腿部與腳掌上,這是健康之道。
--

真人呼吸至腳跟,神人呼吸緜長悠遠。真實世界還真有實例。魔術師大衛.布萊恩(David Blaine)曾打破了水裡閉氣的世界紀錄,長達17分鐘(現在已被打破)。大衛曾在TED演講中分享那段經歷,很建議大家聽聽他的演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nGhrC_3Gs

演講快結束時,這位能夠控制自己各項生理表現的魔術大師,突然控制不住情緒,哽咽地說:「身為魔術師,我努力向大家展現看似不可能的事。我認為魔術很簡單,無論是閉氣或洗牌都一樣,你只要不停地練習、訓練、……」他含著淚水繼續說:「實驗……同時忍受一切痛苦,不斷地追求進步,直到做到最佳境界。這就是魔術對我的意義……」

Magic,我們大都會譯成「魔術」或「神奇」,但大衛做了一個更好的詮釋:它只是不停地試、不停地練習……同時忍受痛苦、不斷追求卓越之後所呈現的結果。

大衛在水裡憋氣17分鐘;頂尖的跑者可以用每公里3分以內的配速跑完全程馬拉松。這些「表現」雖然在外人看來很Magic,其實都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大衛練的是每個人都會的呼吸!他在演講中提到,他花了許多時間去學習各種呼吸的理論與訓練方法,而且不斷練習。
--

關於呼吸的訓練法,在山姆推薦的《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The Oxygem Advengate)中提出了許多易於理解與實踐的方式(派屈克.麥基翁Patrick McKeown著;蔡孟儒譯)。例如強調「鼻子呼吸」的重要性,盡量減少用口呼吸的時間,因為嘴巴是用來講話和吃飯的。書裡提到許多用鼻子呼吸的好處,以及嘴巴呼吸的壞處。書中所介紹的BOLT呼吸檢測也很實在,有具體的標準來評量呼吸的能力,再針對不同的呼吸成績來設計呼吸的訓練方式。是目前看到針對呼吸做出量化與個人化訓練的專書,值得推薦。

2019年4月19日 星期五

Firstbeat HRV Summit 2019

今年Firstbeat高峰會的主題是〈運動表現最佳化的元素〉(Elements of Optimal Performance),這是我本來就非常感興趣的主題。主辦單位列出三個關鍵元素:睡眠與恢復(Sleep & Recovery)、健身與訓練(Fitness & Training)、壓力與韌性/抗壓性(Stress & Resilience)。兩天的討論內容也圍繞在這三個元素上,分成五個環節來進行。這兩天除了上述三個元素都各自獨立出來,請不同的講者分享之外,又加上了「穿戴裝置的未來」(Future of Wearables),共四個子題,每個子題結束後都會進行專家討論。最後一個環節是選修制的工作坊,同一時段有不同的內容,每個人可以挑自己有興趣的參加。我是被分在第一天下午(第三環節談穿戴裝置)。

最近剛收到詳細的行程,一邊研究主題和講者,一邊也把它們翻譯與整理出來,順便在腦子理過一遍。越是整理越是期待參與這次的會議和討論。我最感興趣的講題是〈心率變異度分析背後的科學〉、〈贏家在夜間誕生〉、〈心率變異度的監控,是工具還是玩具?從菁英世界深入了解〉以及DC Rainmaker主講的〈從過去幾年運動科技發展帶來的啟示〉;第二天下午的工作坊,我最想參與的是〈足球運動的訓練負荷與恢復〉,會針對職業運動員的案例來說明如何透過心率和心率變異度來調整足球運動員的訓練課表,透過數據來說明恢復和負荷之間的關係。睡眠監控與分析也是此次會議的重點,佔了三分之一,我對這塊領域完全陌生,這次可以好好了解一下。

--
跟「睡眠與恢復」相關的主題有五個,分別是:

1. 〈心率變異度分析背後的科學〉
(The science behind Firstbeat HRV analytics)

2. 〈贏家在夜間誕生〉
(Winners are made at night)

3. 〈日間小睡對運動和工作表現的幫助〉
(Power napping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sports and at work)

4. 〈在24/7的工作生活中提高恢復〉
(Improving recovery in 24/7 working life)

5. 〈睡眠的未來:科技所扮演的角色〉
(The future of sleep: Role of technology)

第一個主題的講者是Firstbeat的首席運動生理學家泰若(Tero Myllymäki),他已經發表了超過30篇的相關論文,其中3篇文章已收錄在出版的專書中。他也是許多相關專利應用的發明者。

第二個主題的講者是韓瑞(Henri Tuomilehto)分享,他是一所睡眠診所的創辦人,這個診所也覆蓋了全芬蘭最大的睡眠診療網絡,每年服務超過一千位患者。韓瑞涉足睡眠的研究和診療工作上已經有十五年的時間,他是這個領域的先行者,在他實際的診療工作中他不只關注睡眠,而是結合營養與運動。在韓瑞的研究中也指出睡眠失常和心血管疾病與第二型糖尿病之間的關係。目前韓瑞也和芬蘭的各領域的頂尖企對合作,幫助他們的員工提升健康與工作能力,進而有更好的工作與生活品質。他現在也是職業冰上屈棍球-哥倫布藍夾克隊(Columbus Blue Jackets)和其他頂尖運動員的健康顧問,他的工作是幫助他們透過更好的睡眠來提升運動表現。

第三個主題的講者來自荷蘭的占森醫師(Kasper Janssen),是位「小睡專家」(power nap specialist),寫過一本《有力的小睡悖論》(Powernap Paradox),近年來他也跟許多運動組織合作,包括荷蘭的划船奧運代表隊。

第四個主題的講者是森帕薩博士(Sampsa Puttonen),他是心理學博士,目前在芬蘭職業健康研究機構的資深研究員,也在赫爾辛基大學擔任助理教授。森帕薩博士主要的科學研究主題在於工作壓力、恢復、睡眠和工作時長,已經發表了超過一百篇以上的相關文章,許多都收錄在高品質的期刊裡。除了學術上的研究之外,他也跟許多公司和工會合作,使他成為「工作-生活」相關研究的真正專家。

接著是跟「健身與訓練」有關的主題,每一個講題我都很感興趣,為了怕遺漏重點,到時勢必要錄音才行:

1. 〈Firstbeat在菁英運動中管理運動負荷與表現的方法進路〉
(Firstbeat approach to load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elite sports)

2. 〈監控、分析和運動員之間的連結:實務上的方法〉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onitoring, analytics and the athlete: A practical approach)

3. 〈心率變異度的監控,是工具還是玩具?從菁英世界深入了解〉
(HRV monitoring, tool or toy? Insight from the elite world)

4. 〈在菁英教練領域科學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What is the role of science in coaching at the elite level?)

我主要參與的是「穿戴裝置的未來」這個環節,主題有三,分別是:

1. 〈二〇一九年之後穿戴裝置的市場:探究全球和區域性的機會〉
(The wearables market in 2019 and beyond: Exploring the global and regional opportunity)

2. 〈過去幾年運動科技發展帶來的啟示〉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last years of sports tech)

3. 〈如何用數據來幫助跑者?〉
(How data can help runners?)

第一個主題由市場分析師史密斯(James Manning Smith)主講,分享他對未來穿戴裝置發展的看法;第二個主題我很感興趣,由世界知名的科技部落格「DC Rainmaker」的創辦人雷(Ray Maker)主講;最後一個主題由我負責。主要是分享這幾年如何運用穿戴裝置與APP來幫助跑者與教練進行科學化訓練。我似乎是唯一把主題聚焦在跑者與跑步訓練上的講者。最後再針對〈下一代的穿戴裝置為何?〉這個問題,由我們三位講者進行討論。

第二天早上七點有一個慢跑的活動,這是一定要參加的。接著是跟「壓力與韌性/抗壓性」有關的主題:

1. 〈從心率變異度到壓力:Firstbeat的解決方案和更好的生活方式管理〉
(From HRV to stress: Firstbeat solutions for better lifestyle management)

2. 〈想要養成一種對精神健康和工作表現有幫助的習慣時,從數據軀動的方法來研究〉(A data driven approach to forming habits for mental health and work performance)

3. 〈停不下來:在高張力工作環境下精疲力竭和『平衡』的迷思〉
(Always on: Burnout and the myth of “balance” in the high-performance workplace)

4. 〈在壓力下提升表現〉
(Enhancing performance under pressure)

前四個講者一起針對〈在壓力下保持韌性〉這個主題進行討論

最後是工作坊,同一時間有不同主題在進行,可以自行挑選,很有意思的是,每一個時段都有一場只以芬蘭語進行。

12:30-13:15
* 〈Firstbeat 運動產品更新〉
(Firstbeat Sports product update)

* 〈Firstbeat 生活方式評估介紹〉
(Introduction to Firstbeat Lifestyle Assessment)

* 〈Firstbeat 生活方式評估深究〉
(Firstbeat Lifestyle Assessment deep dive)

* 只以芬蘭語進行:Strategisen työhyvinvoinnin johtamisen KPI

13:25-14:10
* 〈職業運動的運動表現分析--案例研究〉
(Performance analytics in professional sports – Case studies)

* 〈Firstbeat 生活方式評估--案例研究〉
(Firstbeat Lifestyle Assessment case studies)

* 只以芬蘭語進行:Kokemuksia Hyvinvointianalyysista

14:10-14:35 茶歇

14:35-15:20
* 〈足球運動的訓練負荷與恢復〉
(Training load and recovery in soccer)

* 〈如何運用Firstbeat的生活方式評估工具,發揮更大的效益〉
(How to leverage the benefits of Firstbeat Lifestyle Assessment?)

* 只以芬蘭語進行:Firstbeat Hyvinvointianalyysilla puhtia palveluusi

15:30-16:15
* 〈菁英運動的睡眠與表現〉
(Sleep and performance in elite Sports)

* 只以芬蘭語進行:Firstbeat Hyvinvointianalyysin jatkokurssi


Firstbeat 舉辦 HRV Summit 的目的很明確,是為了讓各方專家有機會聚在一起,產生更多連結,與會人員採邀請制,在官網上也說明了,有意參加者如果沒有收到邀請函,也可以上網填基本資料自我推薦:
https://www.firstbeat.com/en/firstbeat-hrv-summit-2019/

#FirstbeatSummit

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游泳的浮力支撐 vs 移動支撐


因為前面的一篇分享收到Balance一個很棒的問題:「浮力支撐的體重=身體排開的液重,轉移到手上,是划手推水的反作用力,還是手排開的液體重?!」這個問題可以進一步引申說明浮力支撐和移動支撐的關係。

「浮力(支撐的體重) = 身體排開的液重」沒錯,「浮力」這個公式是「結論」, 但要把公式背後的原理拆解開來比較容易明白浮力跟「姿勢」與「上/下表面積」之間的關係。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其實是受到四面八方液體的壓力,該壓力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上下兩面因為在液體中的深度不相同,所以受到的壓力強度也不相等,正因為這股壓力的差距而產生浮力。



先假設有一長方體A2浮於水面上:
  • h1 = 長方體低點
  • h2 = 長方體高點
  • S = 上/下表面積相同
  • V = S*Δh = 沉入水中的體積

  • F浮力 = F下表面 - F上表面
= ρg(h2*S)-ρg(h1*S)
= ρg(S*Δh)
= ρgV
  • ρV=m
也就是說當物體或人體完全沉入水中時,不論身體姿勢,浮力等於身排開的液體重:

  • 浮力 = ρgV = mg = 物體或人體所排開的液體重量
所以B1與B2的浮力相同,但當物體或人體有部分體積浮在水面上時,因為上方出水面部位沒有液體壓力,所以浮力所支撐的體重(簡稱「浮力支撐」)就會跟物體下方的表面積有關。以下圖為例,A1和A2是同一物體,在兩種「姿勢」下,A2可以漂浮在水中,A1卻會是在下沉,雖然下沉到一定比例後,仍可浮在水面上,但會很不穩定,它會有趨向傾倒成為A2姿勢,因為相對來說A2的姿勢是比較穩定的。下面的表面積愈大,愈容易保持平衡。

換句話說:人體在改變姿勢時,浮力的平衡會改變。

以下圖中右上方的泳者來說,左手臂提起,部分身體出水,沉在水裡的體積忽然變小時,浮力也忽然變小,「技巧」就用在這邊,技巧優秀的泳者能把浮力支撐減少的體重「有效地轉移到前伸手上」。泳者就是利用提臂出水與轉肩的動作,有技巧地把體重轉移到前伸臂的手掌上,使手掌形成向前移動的支撐點(簡稱「移動支撐」)。

關於浮力支撐和移動支撐之間的關係,趴在地上的動作會比較好想像。人趴在地上時,全身的體重由「地面支撐」(類似趴在水中的浮力支撐),此時人很難移動,要增加移動效率,必須把體重轉移到手上,像小朋友一樣用手爬行的方式會比用身體在地面蠕動前進更有效率。

來到水中之後,浮力只是取代地面的角色去支撐身體的體重,但因為水不穩定,所以把體重轉移到前伸手的難度會高很多。

技巧不好的人,在浮力減小時身體會下沉,因為沒有及時把浮力支撐減小的體重轉移到移動支撐上。這除了技巧之外,也需要有足夠的力量才能做到。這點非常重要,因為許多泳者提臂時身體會下沉或前伸手太早掉下去,絕大多數都是力量不足以支撐從浮力支撐轉移過來的體重所造成的結果。
——

關於浮力支撐和移動支撐這兩個概念的提出,首見羅曼諾夫博士的《POSE METHOD 游、騎、跑三項運動技術》(Pose Method of Triathlon Techniques),第42章〈全部都跟轉換支撐有關〉與第43章〈平衡支撐〉,裡頭有更詳細的論述,有興趣者可以再找來讀。

2019年4月6日 星期六

廣州自行車訓練營



上個月剛完成自行車訓練營的最終測試與結營分享會。在3.3公里的前測/後測中,全部有參加測試的學員都進步了,進步幅度從12秒到50秒。

對於這麼短的距離而言,能進步10秒已經很好了,20秒以上更是難得,甚至有位學員進步50秒,可以說是誇張了。(用跑步比較容易理解,400米PB推進1~2秒已提升一等跑力值,拉長到1600米能進步20秒已是非常難能可貴了,接近四等跑力值,50秒是七等跑力值)



何耀民是最認真的學員之一,四週22堂訓練課表(包含力量訓練日和技術訓練日)全部吃完,一堂不漏,最終的3.3公里測試從6分23秒進步到5分44秒,進步39秒,等同於跑力值從45.6提升到51.7。



這個騎行訓練營是在GIYB(身體巨人)Sunny的邀請下開始的,很榮幸能跟一群認真的自行車愛好者分享訓練。我們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把四週課表內的所有訓練元素教給大家,包括FTP檢測、踩踏技術動作與力量訓練動作教學。為了確保大家在接下來四個星期能獨立訓練,所以把課表中每一個關於體能、力量與技術的元素與理論都講清楚,也在先修課時讓大家先試練一次,並當場指出問題,確認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功率區間,而且對技術和力量訓練動作都能掌握到一定的程度。

進入第二週就有許多人在知覺和表現上都進步顯著,令我驚喜。學員耀民在同一天的課表反饋:「今天完成訓練一氣呵成,特別爽!有種騎完還想騎的感覺,漸入佳境啦!騎行前把座包向前移了一點,屁股舒服很多,也有可能做高功率區間也不容易痛,且時間短,後續訓練再體驗觀察一下。今天平均踏頻輕鬆達到120,6區間NP基本在中間值,5區間NP基本在上限值,最高心率在160~165。」

印象深刻的是另一位學員Ken在訓練後的日誌反饋:「技術動作1-3點的,加強了提拉動作與注意力,比上周的知覺好很多了;強度6區與5區的練習在踏頻上去的同時也能保持,體會到高踏頻帶來的舒暢; 後腳抬高蹲的力量練習也能順利完成。今天的課表總體感覺輕鬆,愉快!……現在發現高踏頻真是舒暢,之前的踏頻好少過90的,現在的主課基本上都超過100。」

因為我原本是預期到第四週(減量週),效果才會出現。提早出現不一定是好事,雖然如此,我還是知道在第四週,訓練正式告一個段落時,他/她們都會有更多的體悟,這些體悟是不用我去說,他/她們自己就會發現的。


結束測試的那一天,大家聚在Sunny的場館舉行分享會,每個人都有上台分享四週的訓練心得,會後大家沒散,還聚在一起談各種訓練的事,可以感到大家捨不得離開。我很喜歡這種訓練的氛圍。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菁英自由式選手的手掌出水點在入水點之前



技術最優秀選手的手掌出水點會在入水點之前,也就是說他們的手掌沒有主動向後划。此一現象,不少教練和游泳科學家都已經發現,只是尚未跟支撐理論連結在一起。我們下面用馬格利修《游得最快》(Swim Fatest)這本書裡的一張圖來說明這個現象跟支撐理論之間的關係。

●A→B:傳統定義的「抓水」動作,推進準備階段,此時無推進力。在A點之前,身體的體重主要由浮力支撐,接著左手開始提臂出水,A點之後的體重逐漸從「浮力支撐」轉向右手這個「移動支撐」上,A→B是右手支撐體重逐漸增加的過程,這個過程正是推進加速的準備階段。

●B→C→D:傳統定義的「抱水」動作,前交叉的游法在B→C會先加速,C→D會略微減速;後交叉的游法則會在B→D的過程中持續加速。因為前交叉時另一隻手入水當下,划手臂還在額頭前方,這也是離重心相對較遠的位置,所以當騰空手一入水就會略微減速(C→D)。後交叉的游法在騰空手入水時,划手臂的手掌已經來到胸口附近,已經離身體重心很近了,所以加速度會持續連接到下一段加速的過程,減速階段幾乎沒有。但後交叉的游法對技術與力量的需求較高。此外,當手掌來到C點時,手掌會向內旋,也就是大家所熟知「S形划手」的後半段。這個S形的軌迹並非主動划出來的,而是因為入水與轉肩動作所造成的。

●D→E:傳統定義的「推水」動作,最大加速階段。D點時因為入水帶動右肩上轉,右手也順勢略微向上,接著因為身體重心通過支撐手產生失重,所以手掌會有更大幅度的向上動作,這是因為失重造成的,而非刻意上拉。

●E點的姿勢是轉換支撐的關鍵,此時一感受到手上的壓力消失就要提臂,使體重轉移到前伸手上(也就是另一隻手的A點)。

出水點會在入水點之前,並非泳者做了什麼,而是因為身體加速時帶動手掌一起往前移動的結果,它也支撐/移動理論所追求的最終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要有足夠的支撐力與核心力量。但反過來說,有足夠的力量則不一定能達到。因為有力量如果沒有技巧,只是胡亂用力,速度當然游不出來,所以關鍵在於要把「支撐手不動」的概念落實在每一次的體能、技術與力量訓練當中。

--
下圖是依據 Ernest W. Maglischo, Swimming Fastest. United States: Human Kinetics, 2003. p27.重製

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

Skill, Technique, Technology 三者之間的差別

最近很密切再跟廣州軍體院的艾教授討論活動度與穩定度的量化與訓練課表,在整理資料時翻到之前跟他的一段問答,順便分享出來,若有人對這三個詞彙用在訓練理論上時有更適當的定義,再跟我說。

他提出的問題是:「技術和技巧的區別在哪裡?」

下面是我回覆內容的整理:

這要從英文來談比較容易分辨,「skill」譯成技巧,是指較小的、較基礎的動作元素,像竅門,所以我們會說小技巧,不會說小技術。

「技術」有兩種對應的英文,分別是「technique」與「technology」。

前者「technique」比較適用於運動訓練,是指一套訓練技巧的流程,或者是一套(訓練)體系;後者「technologe」我會譯成「科技」,是指一種跟「科學」相關的技術,可量化、可標準化、可重複操作的一套方法與流程。可量化與可標準化重複操作是「科技」的要素。有些技術,雖然自成體系,但並不一定可以量化或具有可重複操作性,所以無法被稱為「technology」,只能被稱為「Technique」。

也就是說這三個概念的內容有重疊,「科技」所包含的範圍最大,「技術」次之,「技巧」的範圍最小。

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

划手過程中有兩次加速期,如何解釋?


上星期去廣州冬泳協會的辦公室談下半年游泳訓練營的工作,這是去年廣馬PB班學員Vivian引薦的,還記得她在PB班的結營儀式後以很認真的口氣請我多在臉書上分享游泳訓練的文章。

昨晚熬夜把答應要給出版社的游泳書稿整理完寄出後,天已經亮了,忽然想到這件事。

若要選一個主題來分享,我先想到的是厄尼斯特.馬格利修(Ernest W. Maglischo)在其所著的《游得最快》(Swimming Fastest)中的一張圖:划手的加速度變化曲線。

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到幾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一、若把自由式划手分成入水延伸、抓水、抱水、推水、提臂五個階段。抓水(A→B),是一段最大幅度的減速階段。

二、划手過程中有兩次加速期(B→C與D→E)。

三、抱水與推水的加速過程中有段微小的減速期(C→D)。

很多人看到這個研究會認為抱水與推水是我們要主動用力增加推進力的時刻,但為何會有兩段加速?而且第一段加速結束後有段微小的減速期(C→D),為什麼?又為何在划水 初期需要一大段的減速階段?過去這些問題很難解釋清楚,但當我們了解支撐與體重之間的關係後,就都能解釋清楚了。

●A→B:要移動就需要支撐點。因為水是不穩定的,為了形成穩定的支撐,必須先把體重轉移到支撐手上,所以傳統定義的抓水動作並非主動向下壓水,而是因為另一側轉肩與向上提臂的動作,才使右手被動向下壓,這是加速前的準備期,非有不可。泳者透過提臂把體重快速轉移到前伸臂的姿勢,有點像跑步觸地時腳掌正落在臀部前方,所以會有產生減速的剎車效應。

●B→C:右手從抓水轉入抱水姿勢的同時,左手掌從高點入水,位能轉換成動能,前進速度迅速提高,這是失重/失衡的現象,也是第一次加速的過程。

●C→D:入水後,右手上的體重會快速變小,而且身體瞬間變成「平游」姿勢,水阻加大,所以速度會掉下來一點。

●D→E:身體重心(游泳時的身體重心在肚臍附近)愈來愈接近支撐手,所以右手上的重量再次增加,接著第二次失去平衡,身體向前加速落下,在E點時達到最高速。

●E點:此時手臂尚未完全伸直,而速度已經開始快速在往下掉了,如果E點之後還刻意用力打直手臂推水的話,只是浪費力氣,而且還會延後提臂與換手的時間,划手的效率和速度都會受到阻礙。此時是左手水感的起點(撐水的起點),此時右手已開始向上提臂(右手手肘已出水),也因為主動提臂的動作,所以左手的水感被動形成。圖中的泳姿在Pose Method中稱為「關鍵泳姿」。

圖片修改自:Ernest W. Maglischo, Swimming Fastest. United States: Human Kinetics, 2003. p.29.

五月初去香港與芬蘭的兩個工作行程

五月有兩個另人期待的工作行程,月初去香港,月中去芬蘭。

香港的行程有機會跟MotionMetrix 創辦人Dr. Fredrik Gustavsson交流,我對這套跑步力學的分析系統一直很感興趣,之前只看過跑者的測試報告書,這次有機會親自測試以及跟創辦人交流,很讓人期待。

前幾個星期收到一封來信也讓我雀躍不已。之前在撰寫《跑步關鍵數據》時研究好一陣子的芬蘭公司Fisrtbeat來信邀請我去參加2019的心率變異度研討會(Firstbeat HRV Summit 2019),原本以為只是受邀出席(這場研討會毎年都辦,採邀請制,能被邀請就已十分開心),後來主辦單位希望我也能上台分享。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雖然最近實在忙翻天,被課程、書稿和各種工作追著跑,但還是答應了。

時間雖然不長,但要全英文進行,接到任務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既可重遊芬蘭,又可以跟許多運動訓練的研究者交流,緊張的是英文口語能力逐漸下滑,擔心無法好好跟各領域的專家談話。萱民叫我要努力練英文,于林則要我別擔心。

Fisrtbeat昨天把與會的講者都公告在官網上了:

https://www.firstbeat.com/…/firstbeat-h…/confirmed-speakers/

目前我是唯一的華人,感覺有點神奇。講者中除了教練、物理治療師和外科醫師之外,還有知名的部落客DC Rainmaker,以及Firstbeat的CEO與CTO都會上台分享。能跟世界各地的專家一起討論我很感興趣的HRV,很讓人期待……

行程定案後,讓我最近充滿了學習與前進的動力,去年年底時跟萱民說了對自己的期許:「我寫的書不只要以中文出版,將來也要以英文在國外出版」。原本還覺得遙不可及,現在覺得好像已經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