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跟跑步一樣,每個人都會,但也同時是門的很深的學問。尤其東方特別重視,而且從很早以前就強調它的重要性,相關的理論和訓練法很複雜,因為興趣找了許多書來研究。我喜歡歸納,也從這些文獻的綜合分析中「暫時」有了一些結論。剛好前幾天有位教練問到「呼吸」的問題,想聽聽看我的看法。我就把自己的結論簡單整理出來回覆:
--
呼吸是中國和印度很重視的養生/訓練功夫。就我現在的理解,因為呼吸是被動的,我們不用主動用意識控制就能自主呼吸,但它也是我們可以把控制權取回來自己掌握的一種運動。這是人類其他動物最大的差別,四條腿的動物在跑步時,受限於生理構造,必須每跑一步呼吸一次,唯有人類可以在跑步時自己控制呼吸。
拿心率來比喻,我們無法控制心率的快慢。
但人類可以控制呼吸的快慢。
所以「呼吸」變成我們連結「顯意識」和「潛意識」的橋梁。我認為東方很早以前就認識到「呼吸可以用來馴服與強化『心靈』」,所以中國有「眼觀鼻、鼻觀心」這樣的話,透過吐納可以觀心與練心。「心愈穩定,運動表現才會愈好」這個論點是大家都能了解的,但如何讓強化心理素質(穩定的心)。源於東方的「靜坐」、「站樁」、「瑜伽」……等靜止類的運動都特別強調呼吸,理由也正在於此。
所以我認為「呼吸」的訓練主要不是練「生理」,而是透過呼吸這個身體的動作來進行「心理」的訓練。
--
《莊子》裡有一句話很有意思:「真人之息以踵」。意思是:真人所吸進來的氣不只可以到丹田,還可以到腳跟。當然,空氣不可能吸到腳跟去,這只是誇飾法。已故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有段描述把這句話解得很妙:
試觀嬰兒躺在床上自玩,經常是活動他的雙腳,而雙手反而很少活動。後來漸漸長大,仍然愛跑、愛跳,雙腳好動,中年後一變,卻愛坐喜靜,反而討厭年少好動的人。殊不知人到中年,活力已消減,下身等於半死狀態了,所以倦於活動。再看老人,坐時更喜將兩蹺起來放在桌上,才覺舒服,這表明下部生命力已大衰,兩腳易冷,老態呈現出來了。若老年人能腳底發燙,腳下有力,則是長壽的徵兆。又看胎兒的呼吸用臍,丹田在動,嬰兒呼吸雖用口鼻,而丹田仍自然在動。到了中年老年,丹田的動無力而靜止,改變位置,上縮至腹、至胸,再至喉至鼻,最後一口氣不續,嗚呼哀哉……就此報銷,可見生命力之衰亡,是由下而漸上,逐步衰竭,我們做氣機功夫或練太極拳功夫,要「氣沉丹田」,使氣機暢通無滯為要,這是健康之道。(南懷瑾講述:《太極拳與靜坐》,台中:南懷瑾文化事業,2015年出版,頁42~43)
簡單地說:從嬰兒→成年→老人→死亡,是呼吸的位置「從丹田上縮至腹→至胸→至喉→至鼻→最後一口氣不續嗚呼哀哉」的過程。愛跑、愛跳,雙腳好動者,愈能夠持續把氧氣送到腿部與腳掌上,這是健康之道。
--
真人呼吸至腳跟,神人呼吸緜長悠遠。真實世界還真有實例。魔術師大衛.布萊恩(David Blaine)曾打破了水裡閉氣的世界紀錄,長達17分鐘(現在已被打破)。大衛曾在TED演講中分享那段經歷,很建議大家聽聽他的演說:
--
呼吸是中國和印度很重視的養生/訓練功夫。就我現在的理解,因為呼吸是被動的,我們不用主動用意識控制就能自主呼吸,但它也是我們可以把控制權取回來自己掌握的一種運動。這是人類其他動物最大的差別,四條腿的動物在跑步時,受限於生理構造,必須每跑一步呼吸一次,唯有人類可以在跑步時自己控制呼吸。
拿心率來比喻,我們無法控制心率的快慢。
但人類可以控制呼吸的快慢。
所以「呼吸」變成我們連結「顯意識」和「潛意識」的橋梁。我認為東方很早以前就認識到「呼吸可以用來馴服與強化『心靈』」,所以中國有「眼觀鼻、鼻觀心」這樣的話,透過吐納可以觀心與練心。「心愈穩定,運動表現才會愈好」這個論點是大家都能了解的,但如何讓強化心理素質(穩定的心)。源於東方的「靜坐」、「站樁」、「瑜伽」……等靜止類的運動都特別強調呼吸,理由也正在於此。
所以我認為「呼吸」的訓練主要不是練「生理」,而是透過呼吸這個身體的動作來進行「心理」的訓練。
--
《莊子》裡有一句話很有意思:「真人之息以踵」。意思是:真人所吸進來的氣不只可以到丹田,還可以到腳跟。當然,空氣不可能吸到腳跟去,這只是誇飾法。已故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有段描述把這句話解得很妙:
試觀嬰兒躺在床上自玩,經常是活動他的雙腳,而雙手反而很少活動。後來漸漸長大,仍然愛跑、愛跳,雙腳好動,中年後一變,卻愛坐喜靜,反而討厭年少好動的人。殊不知人到中年,活力已消減,下身等於半死狀態了,所以倦於活動。再看老人,坐時更喜將兩蹺起來放在桌上,才覺舒服,這表明下部生命力已大衰,兩腳易冷,老態呈現出來了。若老年人能腳底發燙,腳下有力,則是長壽的徵兆。又看胎兒的呼吸用臍,丹田在動,嬰兒呼吸雖用口鼻,而丹田仍自然在動。到了中年老年,丹田的動無力而靜止,改變位置,上縮至腹、至胸,再至喉至鼻,最後一口氣不續,嗚呼哀哉……就此報銷,可見生命力之衰亡,是由下而漸上,逐步衰竭,我們做氣機功夫或練太極拳功夫,要「氣沉丹田」,使氣機暢通無滯為要,這是健康之道。(南懷瑾講述:《太極拳與靜坐》,台中:南懷瑾文化事業,2015年出版,頁42~43)
簡單地說:從嬰兒→成年→老人→死亡,是呼吸的位置「從丹田上縮至腹→至胸→至喉→至鼻→最後一口氣不續嗚呼哀哉」的過程。愛跑、愛跳,雙腳好動者,愈能夠持續把氧氣送到腿部與腳掌上,這是健康之道。
--
真人呼吸至腳跟,神人呼吸緜長悠遠。真實世界還真有實例。魔術師大衛.布萊恩(David Blaine)曾打破了水裡閉氣的世界紀錄,長達17分鐘(現在已被打破)。大衛曾在TED演講中分享那段經歷,很建議大家聽聽他的演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nGhrC_3Gs
演講快結束時,這位能夠控制自己各項生理表現的魔術大師,突然控制不住情緒,哽咽地說:「身為魔術師,我努力向大家展現看似不可能的事。我認為魔術很簡單,無論是閉氣或洗牌都一樣,你只要不停地練習、訓練、……」他含著淚水繼續說:「實驗……同時忍受一切痛苦,不斷地追求進步,直到做到最佳境界。這就是魔術對我的意義……」
Magic,我們大都會譯成「魔術」或「神奇」,但大衛做了一個更好的詮釋:它只是不停地試、不停地練習……同時忍受痛苦、不斷追求卓越之後所呈現的結果。
大衛在水裡憋氣17分鐘;頂尖的跑者可以用每公里3分以內的配速跑完全程馬拉松。這些「表現」雖然在外人看來很Magic,其實都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大衛練的是每個人都會的呼吸!他在演講中提到,他花了許多時間去學習各種呼吸的理論與訓練方法,而且不斷練習。
--
關於呼吸的訓練法,在山姆推薦的《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The Oxygem Advengate)中提出了許多易於理解與實踐的方式(派屈克.麥基翁Patrick McKeown著;蔡孟儒譯)。例如強調「鼻子呼吸」的重要性,盡量減少用口呼吸的時間,因為嘴巴是用來講話和吃飯的。書裡提到許多用鼻子呼吸的好處,以及嘴巴呼吸的壞處。書中所介紹的BOLT呼吸檢測也很實在,有具體的標準來評量呼吸的能力,再針對不同的呼吸成績來設計呼吸的訓練方式。是目前看到針對呼吸做出量化與個人化訓練的專書,值得推薦。
演講快結束時,這位能夠控制自己各項生理表現的魔術大師,突然控制不住情緒,哽咽地說:「身為魔術師,我努力向大家展現看似不可能的事。我認為魔術很簡單,無論是閉氣或洗牌都一樣,你只要不停地練習、訓練、……」他含著淚水繼續說:「實驗……同時忍受一切痛苦,不斷地追求進步,直到做到最佳境界。這就是魔術對我的意義……」
Magic,我們大都會譯成「魔術」或「神奇」,但大衛做了一個更好的詮釋:它只是不停地試、不停地練習……同時忍受痛苦、不斷追求卓越之後所呈現的結果。
大衛在水裡憋氣17分鐘;頂尖的跑者可以用每公里3分以內的配速跑完全程馬拉松。這些「表現」雖然在外人看來很Magic,其實都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大衛練的是每個人都會的呼吸!他在演講中提到,他花了許多時間去學習各種呼吸的理論與訓練方法,而且不斷練習。
--
關於呼吸的訓練法,在山姆推薦的《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The Oxygem Advengate)中提出了許多易於理解與實踐的方式(派屈克.麥基翁Patrick McKeown著;蔡孟儒譯)。例如強調「鼻子呼吸」的重要性,盡量減少用口呼吸的時間,因為嘴巴是用來講話和吃飯的。書裡提到許多用鼻子呼吸的好處,以及嘴巴呼吸的壞處。書中所介紹的BOLT呼吸檢測也很實在,有具體的標準來評量呼吸的能力,再針對不同的呼吸成績來設計呼吸的訓練方式。是目前看到針對呼吸做出量化與個人化訓練的專書,值得推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