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跑者之道》:揭開日本跑步文化的優缺點

《跑者之道:一趟追索日本跑步文化的旅程》這本書是英國作者(也是一位認真的跑者)亞德哈羅南德.芬恩(Adharanand Finn)的第二本著作。前一本《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是芬恩到肯亞去試圖揭開最善跑民族(卡蘭津族)的奧祕。這一本書則是從YouTube上的一段影片開始,這一段影片是日本上尾市舉辦的一場半馬賽的終點錄影,它引起了芬恩強烈的興趣,甚至促使作者舉家搬到日本住了半年,只為了找出影片背後的祕密。

上尾市位於東京北邊的一個效區小市鎮,在這場上尾的半馬賽中的前五名幾乎同時以六十二分三十六秒的成績衝進終點線。但精彩的是在接下發生的事……那天早上總共有十八位跑者以低於六十三分的成績完成比賽,而這僅僅是在日本真正厲害的好手並沒有到齊的「一場」比賽而已。相較之下,二〇一三年一整年,全英國只有一個人跑出這樣的半馬成績。而在美國全年當中,也只有二十一人做得到。在日本,竟然在一場比賽中就有十八人跑進六十三分。

而且這場比賽的第一百名,是以六十四分四十九秒完賽。這個成績足以讓他得到二〇一三年全英國半馬賽的第八名;若是在許多歐洲國家,他簡直可以榮登全國冠軍了。(拿台灣的成績作比較的話,台灣半馬紀錄保持人蔣介文的紀錄是:1小時03分46秒,當天一場比賽中就有35個人破了台灣紀錄。)

所以,作者在書中寫到:「日本很有事。我去日本的任務,就是要發現其中的祕密。」
若對日本跑步文化有興趣的朋友,非常建議找來一讀。

激發作者到日本去的影片連結:





==

下面是我為本書寫的推薦序,對跑步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二〇一一年,世界前一百名馬拉松的跑者中,有六十六位來自肯亞,而且幾乎都來自同一種原住民—卡蘭津族,而卡蘭津族僅占全球人口的0.06%。大多數人知道這種結果後,大都會直觀地認為:「那一定和基因有關。」

是否肯亞人,或更具體地說卡蘭津族人,擁有比世界其他地區的人更好的跑步基因。到目前為止,科學還無法對這項論點提出任何證明。亞尼斯.比茲萊迪司孜孜不倦地從事這項研究工作迄今至少十年,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在埃爾多雷特莫伊大學的實驗室裡進行研究的十年之後,他表明自己無法找到一個單一基因或基因組是東非人獨有且可用來解釋他們傑出的跑步成就。(以上摘自 《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揭開地球上最善跑民族的奧祕》,台北:臉譜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頁216~217)

我在跟著姿勢跑法的創始人—羅曼諾夫博士(Dr. Nicholas Romaov)進行巡迴演講時,也有人問到同樣的問題:「肯亞人之所以獨霸世界長跑領域,是否因為他們的基因特別好?」

長期以來一直有絡繹不絕的科學家來到肯亞進行研究,亞尼斯研究了十年也沒有發現任何肯亞人有任何獨特的基因,從來沒有人給過令人信服的答案。但羅曼諾夫博士竟然斷然說道:那跟基因或遺傳沒有關係,是因為文化。

我們以目前100與200公尺的世界紀錄保持人—博爾特(Usain Bolt)為例,他是位身高196公分、爆發力十足的牙買加人。他的爆發力與彈跳力從小就十分驚人,在年輕時候就展現天份,16歲拿下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的200公尺金牌,成為有始以來最年輕的金牌得主,也是首位200公尺跑進20秒內的青少年選手。博爾特如果出生在美國,絕對不會成為田徑短跑選手,他會去打籃球或美式足球。美國的籃球、美式足球因為已成為職業運動多年,文化根深蒂固,產業生態完整,資源眾多……說直白一點就是比較有前(錢)途。但短跑在美國就相對是弱勢運動。

牙買加則剛好相反,它們的短跑培訓和聯賽制度非常完整,累積了深厚的短跑文化。短跑選手在牙買加也具有很崇高的社會地位,所以小孩子會把短跑選手當成偶像。因為這樣的文化,把適合短跑的基因吸引在一起,互相刺激,牙買加才能一直在短跑項目領先全世界。二〇一四年以前,歷史上只有87人次在一百公尺跑進9.85秒,其中牙買加就佔了64%。

牙買加有一項為全國頂尖短跑選手舉行的冠軍錦標賽,從1910年延續至今(已超過百年),最終演變成為該國每年最大的體育盛會。每屆比賽能夠吸引大約20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短跑菁英參加,而且門票早早就銷售一空。此賽事激勵了很多牙買加孩子從5歲就開始參加短跑比賽。短跑選手是全國的英雄,在牙買加是最閃耀的運動明星,經常成為各媒體頭條與海報看板人物。牙買加國際機場甚至以短跑名將諾曼.曼利的名字命名(Norman Manley International Airport)。

肯亞之所以能有如此多的頂尖長跑好手,也是因為同樣的理由,本書的作者芬恩在《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揭開地球上最善跑民族的奧祕》這本書中提到,肯亞有數量龐大的長跑訓練營,只要想加入訓練營就必須離家,吃住都在裡面,教練要求所有的跑者必須全心投入。目的就是要跑者和外在的世界切割,擺脫家庭或親友的干擾。每個訓練營都有程度之分,十公里32分左右的都會待在同一個訓練營裡一起訓練,當你進步到30分之後就會被要求進入到其他同等程度跑者的訓練營,只要你在這個訓練營中變成最強的,就必須到下一個同等級的訓練營中,教練不會說:你是我訓練出來的所以必須一直跟著我。他們知道選手要進步,就必須跟同等程度的跑者一起練。在肯亞,只要練出成績,就有機會出國比賽拿獎金,最強的跑者可以參加世界盃和奧運,拿牌後國家發送的獎金和福利將讓他們下半輩子都不愁吃穿。最重要的是他們退役後仍享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因為長跑文化制度的完整,他們可以透過各種管道把自己的經驗、知識與訓練方傳承給年輕的跑者。

文化就像篩子,不同的篩子可以留下不同的基因,就像台灣文化篩出許多棒球好手與世界級的數理人才一樣,牙買加文化篩出短跑好手,肯亞文化篩出長跑好手來互相競爭與激勵。台灣人也有長跑好手的基因,只是我們無法把它篩出來訓練,就算幸運找到了,也沒有好的制度來栽培他,更沒有優質的賽事來作為他們表現的舞台,更因為跑者在台灣的社會地位不高、將來沒有前途,願意全心投入的人當然不會很多。

以日本為例,我們都是黃皮膚,人種相近,但他們的長跑實力強過我們一大截。以馬拉松來說,日本的實力在全世界排名第三,僅次於肯亞和衣索匹亞。引用本書裡的一段話:「二〇一三年,沒有一位英國選手能在馬拉松賽中跑進兩小時十五分。在美國,有十二位男子選手跑出這項成績。但在日本,一個人口不到美國一半的國家,跑出這項成績的男子選手數是五十二人,超過美國的四倍。」而台灣在同一年,沒有任何人跑出這個成績,應該說:二十年來台灣只有一位跑者(許績勝)能跑進兩小時十五分,而這項紀錄至今還無人可破(許績勝在1995年2月5日於日本創下2小時14分35秒的台灣紀錄,而這項紀錄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拿我們的十公里成績來跟日本相比時,結果一樣難堪。台灣從沒有跑者在29分內跑完十公里,而日本,在同一所大學(青山學院),同一年中,就有十位大學生可以跑進29分以內(他們十人的PB分別介於28分24秒~28分58秒之間)。也就是說,台灣二十多年沒人可以打破的國家紀錄(29分12秒),日本的其中一所大學在同一年裡就有十個人可以打破。

我們的長跑績跟日本相較起來,天差地遠。原因何在,當然不是基因,不是飲食、氣候這等次要因素,更不是訓練方法或運動科學,主因還是「文化與制度」。訓練法當然很重要,但沒有好的長跑文化為基礎,再好的營養、環境、裝備或訓練法都沒用。文化與制度是關鍵。

作者芬恩之所以會寫這樣一本書,是因為看到YouTube上的一段半馬賽終點線的影片而開始對日本跑者興起濃厚的興趣,為什麼這麼小的一個亞洲國家的跑步實力可以如此強大,甚至比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強呢?

後來他發現,日本跑者之所以強,是因為他們深厚的長跑文化與制度。他們的職業跑者數量也堪稱全世界之最。

但芬恩也提出職疑,為什麼日本整體的跑步實力這麼強,卻沒有任何一項跑步的世界紀錄是由日本人保持的呢?從其中一段駐日訓練的肯亞跑者和芬恩的對話中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住在日本的肯亞跑者說:「訓練啊,不好,」

他一邊說,一邊搖頭:「這裡,他們都很愛運動員,實在令人驚訝。超越任何國家,比肯亞都愛。但訓練不好。」

「如果他們像肯亞那樣訓練,所有世界紀錄都會是日本的。」在訓練的環節出了什麼錯呢?

「他們年紀太輕時,訓練太多,」他說:「我在奈洛比(肯亞的首都),一萬公尺的最好成績是二十八分五十二秒。在日本三年之後,只進步到二十八分三十二秒。我是今天跑最快的,但在兩天後,星期三,我得跑另外一區,再跑十七公里。然後的星期天,我還有一場大學的驛傳大賽。」

「在日本,二十五歲之前,跑步選手就完蛋了。他們在年輕時訓練太嚴,而且全都跑在柏油路上。」

讀完本書,我更深刻了解到日本長跑實力之所以強大,並非科學化訓練,當然更非日本人有異於其他國家的長跑基因,文化才是一個國家運動實力強盛的關鍵。如果沒有正向的跑步文化,不管基因或科學化訓練再好都沒有用。日本的訓練方法很傳統,而且存在許多土法煉鋼的缺失,正如作者所見,日本訓練跑者的方式過於霸道與不夠科學,這的確會縮短跑者的運動生命,也限制了日本跑者的成就,但跑步在日本不只是為了健康與成績,而是一種鍛鍊靈魂的技藝,更是一種追求和諧與圓滿的道途。也許日本跑者內裡所追求的並非實質的世界紀錄或獎牌,而是強韌的人生與「道」的境界。

==


博客來介紹:http://goo.gl/8Q9gO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