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2010/6/4)晚間八點十五分,與Simon一起搭車前往花蓮。太魯閣號以飛快的速度向南行駛,我們則閒談著各種事情:一週前的蓮花盃鐵人比賽、跑步技術、游泳、鐵人攝影,還有小說。沒想到Simon也是睡前必需以小說共枕的小說迷,也讀過各種小說。有一大半他提到的小說我都沒讀過,尤其是他介紹的科幻小說,很想趕快找來讀一讀。
十一點到達志學街,大家都把東西準備好了!我到那似乎只要乖乖地躺到床上睡覺就好。來到房間,洗個澡,看一會電視,一下子就進入夢鄉,直到胖胖來把我叫醒,已經3點58分,離預定出發的4點鐘只差兩分鐘。
凌晨的志學街相當安靜,腳底是新鋪好的泊油路面,地面到處佈滿昨夜斷斷續續下著的雨水,空氣乾淨地沒話說。「好想在這裡跑上一陣子」,但待會要騎既陡又遠的坡,沒辦法這麼做,而且時間也快來不及了。
5點35分,我們已經在天祥的停車場卸車。遇到好久不見的林文乾(諺諺爸爸)與吉安路跑的朋友們。出發後不久,也與他們共騎了好長一段,雖然不會得累,但不想加快,也不想落單,就一直跟他們慢慢往上爬。直到接近大禹嶺時,原本的五人小組才漸漸分解,只剩我和一位白色車衣在花蓮工作的朋友共騎。
一路上我們忙著和接二連三的上坡拼戰。沒有交談。印相深刻的他是使用Polar的碼錶,我跟著他往上爬時可以望見他後輪上印著Polar標誌的感應磁鐵。
雨,開始稀稀落落地飄下。視線開始模糊,但路面還是一樣陡。好不容易爬到了標高兩千五百多公尺的大禹嶺時,終於只剩最後的八公里了!雖然聽說陡得可怕,但只剩八公里,心情上變得很輕鬆,不管怎樣總算快到了!但最後的這一段路程卻爬了快一個小時。
就算再陡,咬著牙硬踩總可以慢慢騎上去。如果坡道之後是平地的話,的確不管多陡的坡我都不怕,但從大禹嶺之後的道路卻是一坡陡似一坡。用盡氣力之後才爬上坡度接近20%的髮夾彎之後,路面還是傾斜朝上,頂端消失在盡頭處,盡頭的那一端消失在雲霧裡。
正當我跟無止盡的坡道奮戰,忽然後輪空轉一滑,就摔在濕冷的路上。是坡道上的水溝蓋惹的禍,鐵製的水溝蓋經雨水一潤滑後,就只能筆直地從上面溜過去,若是當後輪經過上面還在用力踩踏的話,就會像在冰上騎自行車一樣,摩擦力消失,跌個四腳朝天。還好只是輕微擦傷左手肘。倒在地上時,身體還有向下滑的趨勢,「這坡真是陡得可以啊!」我想。後面穿著白色車衣使用Polar碼錶的車友,騎過身旁時關心地問我有沒有摔傷,我起身動一動,只覺得身體好冰,連摔到地上的真實感到沒有,反而感覺能這樣停下來休息一下還真不錯!我穿著卡鞋牽起車來爬上眼前這個大陡坡,直牽到坡度比較緩和處才再上車。
路面實在陡得不像話。隱藏在雲霧中的路面,不斷隨著爬升的高度,又向上延伸出去。雨勢也變大了,氣溫也毫無預警地降低。凍得發麻的手掌開始無法具體地掌握車手把。好幾次,踏板重到踩不動覺得自己幾乎要停下來了,使勁地咬緊牙關用力上拉手把硬是把踏板往下一次一次地踩下去。硬撐著。大聲喊叫激勵自己。「This is a real world」,我不斷提醒自己,這才是你想要的具體的真實的身界;這才是你想要的沒有包裝的自然。
終點在雲霧間顯現,沒有觀眾或掌聲,只有刺骨的寒風和冷雨。但那些都無所謂,只要真的到了,可以停下來不用再往上騎就好!我躲進車裡,換上乾衣服,套上準備好的毛衣,望著打在車窗上的細雨。暖氣呼呼地溫暖身體,羅名材教練遞過來的薑茶在身體裡逐漸暖開來,車內的皮椅確實地支撐著,溫暖的車箱內與雲霧飄渺的車窗外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人造與自然。那個我所大呼的我所要熱力擁抱的Real World,在那當下卻是我全力想避開的世界。世間的許多東西就是這麼令人矛盾與無法理解。包括我自己。
十一點到達志學街,大家都把東西準備好了!我到那似乎只要乖乖地躺到床上睡覺就好。來到房間,洗個澡,看一會電視,一下子就進入夢鄉,直到胖胖來把我叫醒,已經3點58分,離預定出發的4點鐘只差兩分鐘。
凌晨的志學街相當安靜,腳底是新鋪好的泊油路面,地面到處佈滿昨夜斷斷續續下著的雨水,空氣乾淨地沒話說。「好想在這裡跑上一陣子」,但待會要騎既陡又遠的坡,沒辦法這麼做,而且時間也快來不及了。
5點35分,我們已經在天祥的停車場卸車。遇到好久不見的林文乾(諺諺爸爸)與吉安路跑的朋友們。出發後不久,也與他們共騎了好長一段,雖然不會得累,但不想加快,也不想落單,就一直跟他們慢慢往上爬。直到接近大禹嶺時,原本的五人小組才漸漸分解,只剩我和一位白色車衣在花蓮工作的朋友共騎。
一路上我們忙著和接二連三的上坡拼戰。沒有交談。印相深刻的他是使用Polar的碼錶,我跟著他往上爬時可以望見他後輪上印著Polar標誌的感應磁鐵。
雨,開始稀稀落落地飄下。視線開始模糊,但路面還是一樣陡。好不容易爬到了標高兩千五百多公尺的大禹嶺時,終於只剩最後的八公里了!雖然聽說陡得可怕,但只剩八公里,心情上變得很輕鬆,不管怎樣總算快到了!但最後的這一段路程卻爬了快一個小時。
就算再陡,咬著牙硬踩總可以慢慢騎上去。如果坡道之後是平地的話,的確不管多陡的坡我都不怕,但從大禹嶺之後的道路卻是一坡陡似一坡。用盡氣力之後才爬上坡度接近20%的髮夾彎之後,路面還是傾斜朝上,頂端消失在盡頭處,盡頭的那一端消失在雲霧裡。
正當我跟無止盡的坡道奮戰,忽然後輪空轉一滑,就摔在濕冷的路上。是坡道上的水溝蓋惹的禍,鐵製的水溝蓋經雨水一潤滑後,就只能筆直地從上面溜過去,若是當後輪經過上面還在用力踩踏的話,就會像在冰上騎自行車一樣,摩擦力消失,跌個四腳朝天。還好只是輕微擦傷左手肘。倒在地上時,身體還有向下滑的趨勢,「這坡真是陡得可以啊!」我想。後面穿著白色車衣使用Polar碼錶的車友,騎過身旁時關心地問我有沒有摔傷,我起身動一動,只覺得身體好冰,連摔到地上的真實感到沒有,反而感覺能這樣停下來休息一下還真不錯!我穿著卡鞋牽起車來爬上眼前這個大陡坡,直牽到坡度比較緩和處才再上車。
路面實在陡得不像話。隱藏在雲霧中的路面,不斷隨著爬升的高度,又向上延伸出去。雨勢也變大了,氣溫也毫無預警地降低。凍得發麻的手掌開始無法具體地掌握車手把。好幾次,踏板重到踩不動覺得自己幾乎要停下來了,使勁地咬緊牙關用力上拉手把硬是把踏板往下一次一次地踩下去。硬撐著。大聲喊叫激勵自己。「This is a real world」,我不斷提醒自己,這才是你想要的具體的真實的身界;這才是你想要的沒有包裝的自然。
終點在雲霧間顯現,沒有觀眾或掌聲,只有刺骨的寒風和冷雨。但那些都無所謂,只要真的到了,可以停下來不用再往上騎就好!我躲進車裡,換上乾衣服,套上準備好的毛衣,望著打在車窗上的細雨。暖氣呼呼地溫暖身體,羅名材教練遞過來的薑茶在身體裡逐漸暖開來,車內的皮椅確實地支撐著,溫暖的車箱內與雲霧飄渺的車窗外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人造與自然。那個我所大呼的我所要熱力擁抱的Real World,在那當下卻是我全力想避開的世界。世間的許多東西就是這麼令人矛盾與無法理解。包括我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