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FTP的進步幅度≠運動表現的提升程度

「提升運動表現」是訓練的目標,所以在下個月即將展開的自行車PB班中,一定要有前測和後測來驗收四週的訓練成果。因為我對台北不熟,所以問光佑有沒有安全的路線可以盡力騎乘,讓學員們可以毫無顧慮地進行計時測驗,因為高速騎乘下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當時光佑問說為什麼不直接測FTP就好?

我當時跟他說明的原因是:FTP雖然很接近自行車的騎乘表現,但卻不完全相等;但一下子其實說不清楚,試著用這篇短文說明。

前陣子跟研究功率比較深入的譽寅討論時,他也說到:「功率能夠測量我們所輸出的能量,而FTP是身體處在乳酸閾值附近所能產生的功率,但自行車賽比得不是誰的功率高,而是比誰速度快,其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車手所做的功所轉化到速度的效率,比如騎乘姿勢、器材、技巧等等,所以FTP(輸出多少)不一定等同於運動表現。」

●以騎乘姿勢來說,同樣的輸出功率,低風阻姿勢可以較快的速以移動;

●以器材來說,有些功率計無法分辨「已輸出但無助於自行車前進的功率」(GPA),所以只能得出總功率,在這種器材的限制下,量出的FTP只是你對自行車所施加的總功率,而並非「實際推動自行車前進的功率」(GPR),所以總功率提升了(FTP進步了),並不代表真正有助於加快速度的GPR也以相同比例提升。

●以技巧來說,當車手的踩踏技巧提升後,可以在肌肉比較不緊繃的情況下踩踏,也可以在高轉速下把體重更精準地轉移到三點鐘附近,以及體重不會留在下死點和踏板上升的過程中(這會造成負功率,形成較高的GPA),但這些細節,在某些功率計上是量測不出來的。

譽寅推薦我讀的這篇文章,有詳細說明GPR和GPA之間的差別,以及在WKO上面的分析圖表:https://www.trainingpeaks.com/…/new-pedaling-charts-and-me…/

從這篇文章可了解到這兩種概念的涵義:
●GPR:Gross Power Released →實際推動自行車前進的功率
●GPA:Gross Power Absorbed →已輸出但無助於自行車前進的功率

也就是說:最終FTP的進步幅度≠運動表現的提升程度。想要知道訓練是否有進步,還是要用最傳統的方式:「計時」。

光佑建議爬坡計時比較安全,我們最終挑士林附近的山路。昨天我們看了風櫃嘴、中社兩條路線,最後我選擇後者。因為路線較為單純,比較不需要過彎和變速技巧,相對可以看出是否能「騎得更快」,這也是四週PB班的主要訓練目的。

開車看完兩條路線後,原本想就此收工,但我知道騎過一趟有了數據之後我們會對這個路線更有感覺,所以還是提議要親自騎一遍,雖然下雨、氣溫又低,但光佑和良純都沒有猶豫太多,立即下車把車組起來騎。

我們把起點定在至善路右轉中社路100公尺後的橋尾,終點定在翠山步道入口前黃線,全程3.91km,爬升247公尺。昨天用八九成力(平均心率155)騎著LAVA鐵人公司借來的車子,耗時15分41秒。





這段路很棒,有挑戰,但又不至於太陡,所以很能驗收進步的程度。12/21(六)早上,學員們必須先進行前測,確認訓練前的實力,接著經過四週的體能、力量與踩踏技術的訓練後,在同一條路線上驗收成果。

KFCS的核心訓練精神是確認「輕鬆上限」並透過訓練「適應輕鬆」,如果你喜歡鐵人或自行車的訓練,也想要透過四個星期來提升自己的騎行實力,歡迎加入我們的騎行冬訓營: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42727589713802/

#LAVA
#KFC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