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異於禽獸,幾悉!」(《孟子.離婁篇》)
兩千多年前的孟子早認清了人是一種動物而且「與動物之間差別很小」的事實,有多小呢?生物學家很明確地告訴我們答案。在基因組上,我們與世界上另外兩種黑猩猩只有「1.6%」的差異,遺傳差異可以反映演化時間,因此演化學家估算出人類祖先從人--猿共祖分化出來的時間大約是在七百萬年前。美國普立茲獎與英國科普書獎得主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更以人類是《第三種黑猩猩》(The Third Chimpanzee)為主題探討人性。
人性裡頭包含了動物性,這也是麥杜格的前一本書《天生就會跑》的主題。他從超馬、赤足跑者的故事與演化學證據來強調我們不該摒棄自己天生的動物性,而是該擁抱它,從中體驗本性的美好。
麥杜格這本新作《天生是英雄》則在探討人性裡頭很不符合物種演化邏輯的主題--「英雄」。作者所要探討的問題是:英雄寧願犧牲自己也不願意背叛他的同伴,這種人通常都沒辦法留下後代來繼承他高貴的天性。但如果物競天擇的過程會消除天生的英雄氣概,為什麼英雄仍然持續存在人類的世界裡?
這次,麥杜格試著從人性的角度切入,輔以人類各種驚人的運動能力來說明人跟禽獸的些微的差距正是英雄得以不斷重生的原因。
透過書中的英雄事蹟,麥杜格引領我發掘人體各種美妙的潛能,以及逐步摸索「英雄是如何成形的?英雄是天生的嗎?還是後天學習來的?」這些問題。因為書中的故事實在太有趣了,使我覺得摸索的過程並不無聊,反而很享受跟著作者一起找答案的樂趣。
英雄為什麼要當英雄,只是能力愈強,責任愈大嗎?從作者歸納出來成為英雄的三根支柱--同情心、力量與技巧,就可以瞭解答案其實剛好相反。人類是社會的動物,所以具有保護他者的同情心,能對同類形成責任感,為了擔起責任所以潛能才因此被激發。透過本書,我更加確信:你我天生就具有強壯、耐力和敏捷這些驚人的能力,但技巧卻是後天學習與訓練出來的,而且正因為英雄選擇把這些能力奉獻到他人身上,所以他們才會在危難時產生驚人的勇氣。就像書中提到諾麗娜為了保護學生,不顧自身安危抱住手持開山刀的暴徒。最後在法庭上,手指被斬斷兩根的諾麗娜對著傷害她和學生的犯人說:「我用雙手抱住你,讓你得到平靜。」史坦兩眼直瞪著她,默默地從嘴裡喃喃說出「謝謝妳」。
接納自我與貢獻他人是德國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獲得幸福的重要元素。在成為英雄的過程中,就如同阿徳勒的論點:我們會因為「貢獻感」而獲得幸福。因此,若以目的論來說,英雄,是為了獲得幸福而奉獻,而他們奉獻的精神不會隨著肉體死亡而消失,它會透過語言與文化流傳下去,就像這本書裡的故事將隨著作者的文筆也留在你的心中一樣。
希望你也能從書中這些英雄的故事與開發潛能的過程中獲得啟發,開始用運動喚醒自己身體裡的英雄本色。這讓我想起跑步哲人席翰醫生所說:「跑者本身既是主角、又是對手,也是觀眾。一旦行動成功,唯一的觀眾便獲得滿足,而英雄,就是『做自己』的堅決意志。」你我都可立即開始踏上英雄之路,那也是一條提起勇氣追求幸福的新道路。
==博客來簡介==
http://goo.gl/HUVfY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