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POSEMETHOD的「轉譯者」:跑步受傷與速度的源頭?

今年兩岸的朋友都問過我同一個問題:「你現在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麼?你如何定位現在所做的事?」我毫不猶豫就回答了:我是一位來自台灣的「轉譯者」。嚴格來說我不能算是作家(作品產量太少)、不是翻譯家(翻譯速度與功力都不夠)、不是講者、也不算教練。這些年來,我所做的事是在「傳遞」與「分享」知識,而且不只是生硬的運科知識,必須是經過轉化、相對容易吸收的、可以拿來運用的知識。

在部落格與臉書專頁上寫文章、備課講課與拍影片都是屬於這一類的工作,而且我愛這份工作。每天都充滿了挑戰與樂趣。

在這支影片中,我「轉譯」了羅曼諾夫博士(Dr. Romanov)對於避免運動傷害和加速的論述。影片中我從博士與他的兒子時常在講課中所做的提問開頭:

→跑步的每一步可分成騰空期與觸地期,跑步的運動傷害主要發生在何時?

 

答案是觸地期,不良的落地姿勢與過長的觸地時間會增加運動傷害的風險。簡單來說:觸地時間越長代表腳部所承受的壓力越久,越容易造成「非肌肉組織」的運動傷害。因為跑者受傷部位的前幾名中都不是肌肉,像是:跑者膝(Runner’s Knee)、脛前痛(Shin Splints)、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跟腱痛(Achilles Pain )、 髂脛束症候群(ITB Syndrome)、下背痛(Low Back Pain) 。

所以這邊才要特別強調「非肌肉組織」,這些組織是韌帶、肌腱、筋膜和結諦組織,而這些組織的特徵都是:負責「輕快」的動作,無法長時間承受(體重的)壓力。從跑步的語言來說:若觸地時間太長,這些相應承受體重的非肌肉組織就會受傷。

—關於左右腳的「觸地平衡」—
有些跑者在跑步時,兩腳觸地的時間不一樣,用這種不平的狀態跑久了就很容易受傷。很多人會以為原因出自觸地時間較長的那隻腿的肌力不足所造成,但其實大多是另一隻腿的問題。以影片中示範的跑者為例,他的左右平衡是:左腳 48% /右腳 52 % ,原因是跑步時左腳留在身體後方比較久,造成右腳觸地時間變長。

矯正的方式是加快左腳「拉起」的速度。當兩隻腳拉起的速度一致時,左右平衡自然會回到:50% 50%

—跑步速度來自?—
很多人一直認為跑步的速度來自於下肢的肌肉與步頻,但只要能從一個問題開始從新思考速度,就能逐漸想清楚速度的源頭,以及加速時我們該做的事。這個問題在影片中段提出:

「原地跑步與向前跑之間主要的差異在哪裡?」

我們可以在原地提高步頻,但速度仍為零。我們也可能在加速時刻意提高步頻,但對加速幫助不大,只是變得更累。所以我們必須認真回答上面這個問題。

羅曼諾夫博士(Dr. Romanov)給我一個完美的答案,這是從來沒有一本教科書或其他教練給過的答案,一個既簡潔又複雜的答案:

跑步的速度來自落下角度(Falling Angle)。

簡潔,是因為一句話就可以說出結論;複雜,是指背後的物理與數學計算公式,從不同的腿長與角度可以對應出不同的配速和步頻。


影片很短,但這正是我和Garmin團隊的目的:分享簡潔、可吸收、可運用的知識。身為一位轉譯者,能夠把知識轉成影片,其中有莫大的樂趣與成就感。

從三年前開始跟Garmin合作拍了跑步科學化訓練的影片,合作一直非常愉快,他們的理念與對影片品質的認真要求完全跟我志同道合。實在很謝謝Garmin的拍攝與後製團隊的努力,這次也要謝謝 林義淵陳奕瑋兩位跑者的協助拍攝,謝謝你們在大太陽底下來回用各種跑姿慢跑與衝刺,做出各種正確與錯誤示範。

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RQ新功能:自選分段(間歇)計算


今天RunningQuotient更新了一個我個人期待已久的新功能:自動挑選間歇紀錄後直接計算各趟間歇的數據平均值。它在單筆紀錄頁面的「分段資料」頁籤中,RQ會自動判斷哪幾個分段是間歇,以灰底呈現,如果RQ挑錯,你可以手動增加或取消選取,上方綠底的第一列數字將會即時計算所有灰底的數據。

附圖中是今天其中一項課表:200公尺五趟的數據。除了公里與時間是累計的之外,其他都是平均值。Daniels博士在《丹尼爾博士的跑步方程式》中多次提到間歇訓練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在「累積」訓練效果、分擔訓練壓力。這個功能讓我們很方便了解自己在這個強度下「累積」了多少的里程與時間。

當然,「平均配速」就更棒了,以前都要看著螢幕記憶數字按計算機,現在用手點一點就可以算出所有間歇的平均值,實在是太方便了(之後跑節奏跑若有每公里分段也可以算出每一公里的平均配速)。

時常會跟平均配速一起看的數值是「平均心率」,如果這個月都在練同一個配速的間歇,當平均心率下降了就很明顯代表進步了。對R強度的200m間歇來說,因為在跑200m的過程中心率一直在爬升,所以最終的「最大心率」會更具指標。在三個月前,200m跑完最大心率會飆到165,但最近都只在150附近。

「恢復秒數」之前有介紹過,是指心率從間歇的高點降到70%儲備心率所花的時間(70%儲備心率是RQ所定義的心率區間1.7),時間愈短,代表該間歇的強度適應地愈好;當恢復時間超過90秒代表該強度不適合自己。有了平均值之後,更能客觀地檢視此次訓練的成果。

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狀況指數-11.8】忍住別跑




昨天從花蓮北上特意繞去看譽寅帶選手訓練,到板橋田徑場時他們已經在熱身了,看著看著就忍不住去換跑褲跟著做動作,接著很自然地就跟著用五分速熱身跑,但跑了幾分鐘後才強迫自己停下來:「要忍住!保存能量!」「早上已經跑了21K了,不可能那麼快恢復,要好好休息!」

因為女兒上週六開始有感冒症狀,而我從那時開始連續好幾天的狀況指數都在「-10」附近徘徊,果不其然也被感染了,開始有流鼻水的症狀……但早上還是把課表跑完,跑完反而舒暢多了,而且狀態比上星期還好,真神奇。可能是覺得身體不舒服,所以反而更不在意、更放鬆的結果:21K費時1:30:52 (配速4:19/km,平均心率區間2.8,訓練指數56)。



到田徑場時身體其實很舒服,也很想跑,但我知道「訓練指數56」是不可能幾小時就恢復回來的,必須忍住別跑。在一旁看著譽寅、培宇、淑苓、大師兄一圈一圈流暢地從眼前滑過,「好想跑」的衝動跟著扶搖直上……我想起博士要我保存體力為週日的十公里訓練做好準備,所以為了刻制衝動,我把注意力轉回場內的何云和文瓊,用聊天分心衝動。

熱身完,他們今天的課表是四趟1km+三趟600m(維持3:40/km的配速)!四個人的速度出來後,就像是Discovery節目中草原上集體奔馳野馬一樣,有一種說不出的美感,是一種會吸引你進入與參與其中的美,最後實在忍不住還是下場跟了三趟600m!

好久沒有跟一群有速度的跑者跑間歇了,那種感覺很奇妙,一群人一起快速奔跑時,我們好像帶著身旁的空氣一起前進,共同創造出一種特殊的氣場,不只跑起來更輕鬆,也好像與外界隔絕開來似的。

我的忍功有待加強!跑了教練課表以外的課表,是很不好的事。我自己知道,但要完全做到真的很難(但對我來說難的事才有趣)。回程的路上我想著訓練有幾層心境:
第一層:還在為「要不要跑」而掙扎;
第二層:出門前還要「逼自己」跑課表;
第三層:每次訓練前都會有「想跑」、想跟課表「戰鬥」的心情。我以為那就是最高的境界,但我昨天體會到應該還有再上一層境界:

「動心忍性」

該練時要忍住其他衝動,堅持訓練;
不該練時也要忍住不練的衝動,堅持休息。

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狀況指數-12】去除彌補的念頭


好久沒認真練課表了,這次趁博士主導的訓練營。我想著「不管發生什麼事,一定要把握機會吃下這份特別的課表!」訓練進入第八週的第一天,狀況指數來到了歷史新低「-12.0」,時間算得剛剛好,那天剛好是休息日,雖然很想跑,但強迫自己好好休了一天。狀況指數回到了「-8.4」,但當天連續有兩個會議還是沒好好休到「心」。

到了週二(昨天)又滿心期待地跑了課表,完全達到博士的要求,非常開心。但狀況指數又掉到-9.9,我不以為意,期待今天超短的課表800m一趟+2000m兩趟。看似很短,但博士要求了特定的達成區間,我知道這對現在的我來說並不難,熱身完後也有信心跑到,但一跑就知道今天「狀況」的確不好。800m達到要求,跑了2分30秒(3:07/km的配速);2000m也達到要求,跑了7分19秒(3:39/km的配速),還可以再跑一趟嗎?休息夠的話絕對可以。但我想到羅曼諾夫博士(Dr. Nicholas Romanov)前幾天傳訊息提醒我的一段話:

「我看過你傳給我的訓練數據了,我知道為什麼上個星期日的十公里沒有(足夠的能量)跑好了!我認為是你前兩天的400公尺間歇跑太快了,那個速度誤導了你的知覺。我們必須對自己「如何」花費能量(如何花錢?),以及我們把能量「什麼」上面(用錢買了什麼?)這兩件事都具有強烈的意識。接下來的這個星期(也就是第八週),你需要更加提高這方面的意識。所以你最好在400公尺的間歇日跑慢一點,甚至比我設定的框架慢都沒關係,因為這週期的重點是週末的10公里課表。」
"I look at your data and I see why you didn't have Energy for 10km. I think your 400m day before was the training where you a bit misdirected your perception. We have to be very conscious how and for what we are spending our energy ('money'). In upcoming weeks you need to be more aware on this matter. It would be better to run slower 400m and be out of frame there than on 10km for this cycle."

早上少練了一趟2000m。所以回家之後一直想找時間再把今天最後一趟2000m跑完,因為只有2000m,我有信心可以跑到規定的時間。這樣的念頭一直出現,一種「彌補」的念頭。透過 RunningQuotient狀況指數的提醒,以及書寫簡短的日誌與翻譯博士的訊息,讓我能重新調整心態,去除彌補的念頭,「今天就好好休息」把注意力放在下一次的課表上。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連兩天花蓮鯉魚潭環潭訓練


因為週末的澳門課程延期,這兩天才能留在花蓮跟幾位朋友一起團練,機會難得!昨天下午一起繞著鯉魚潭盡興跑了一圈(4.8公里),同時起跑的感覺很好,而且起跑時剛好飄雨,風也變涼爽了,一起跑就充滿想跑的感覺。僅管起跑前已經用T配整跑了一圈,對我來說強度也不低,跑了19分26秒(配速是每公里4分4秒)。原本第二圈經典跑道TW的練團練打算跑一樣的速度就好,但沒想到起跑的感覺很好,保持節奏的第一公里跑4分01秒;第二公里進入環潭步道後愈來愈順,僅管有些微上坡還是跑到每公里4分整;第三公里在環潭步道裡上上下下,專心在保持身體的姿勢與呼吸上,跑出每公里3分58秒;接著來到第四公里有兩個陡上和陡下坡,更專心在身體的控制上,同時保持彈性和節奏,意外地跑出3分56秒,最後800公尺一樣維持著3分56秒的配速跑完,跑完後還想繼續跑!最後跑出18分59秒。

今天早上跟XJack約五點半熱身,隨後在鯉魚潭練今天的10公里+200公尺間歇課表,10公里沒跑好,勉強達到羅曼諾夫博士要求區間裡,跑40分15秒。但200公尺八趟卻出奇的好,都跑在32~34秒之間。

--

喜歡跑步的朋友大家可以多來鯉魚潭跑步,一圈4.8公里,
鯉魚潭湖畔46民宿的關主曾翼志說若他在民宿裡,要來跑這個路線的朋友都可以進來喝水、上廁所或休息。起/終點就在46民宿的門口,下次團練的時間是10/29(日)早上,我們六點半會開始熱身、七點開始起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上網「加入」花蓮鯉魚潭環潭經典跑道TW:https://myrace.tw/race/classic/liyutanaround

#經典跑道TW
#MyRaceTW

從「Technology」來嚴格定義「科學化訓練計畫」

過去我把「科學化訓練」拆解成量化、週期化與個人化。因為沒有數據,就無法進行科學化訓練。但自從今年開始跟羅曼諾夫在上海的全馬訓練營中擔任教練的這段期間,我對「科學化訓練」一詞有了新的理解。這種理解是從這個問題來的:「如果有一位全馬2小時29分的跑者,交給你訓練,他100%照你的課表練,不多練也不少練,而且完全符合你設計的強度和動作、睡眠/營養皆充足,你能保證他進步嗎?」七個星期前我沒有信心,因為2小時30分以內的跑者對我來說是未知生物……但博士信心十足,完全知道課表怎麼設計?每一週期的重點在哪裡?會碰到什麼情況?不同的問題該怎麼解決?怎麼調整課表?

博士的每一份課表和要傳達給學員的訊息都要透過我轉譯、溝通與回報,自己還要跟著練第四組的課表,工作量相當龐大,但我也樂在其中,而且也學到很多。每次跟羅曼諾夫博士視訊開會討論學員的情況時,他總是會不經意地提到一句話:"This is technology."

下面錄給學員的影片片段中,他一開頭也再次說到相同的句子。

我對博士的這個用詞特別有感、這兩三個月的討論中多次在我腦中徘徊。因為博士不說「Science」,而是用「Technology」,這一個詞可以譯為「技術」、「科技」……或是「工藝」。

因為過去比較常用的是「Technique」,所以前幾次聽到時還對「Technology」這個詞覺得有點突兀,但這些日子來體會漸深。想趁博士對學員說的這段話來把這兩個詞之差的差異給論述清楚:

Technique的定義是:從事某項活動的技巧(Skill of doing a thing or activity)。所以我們會說Running Technique(跑步技巧),而不會說Running Technology,但當設及到流程、規律與產出(運動表現)時,使用「Technology」這個詞就十分貼切了!「Technology」通常也暗示尚未對外公開或與商業秘密有關的「技術」;而「Technique」則指向一種因經驗累積而成的「know(知道)how(如何)」,一種特殊「技藝」的訓練法。

如果訓練包括科學與藝術兩種元素的話,「Technology」的本質是可邏輯化的科學,而「Technique」則偏向比較抽象性的藝術,所以博士說跑步技巧的訓練是一種知覺開發的過程,它比較難被量化的。

有句話可以很快地分清楚這兩個詞之間的差別: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技巧來操作同一種的技術。(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techniques of making use of the same technology.)

這句話說明了訓練營中的情況:同樣實力的跑者練了同一份課表,五個星期後雖然成績大都進步了,但原本同樣水平的跑者的進步幅度卻有了差異。因為跑步技巧(technique)不同;就像標準化的組裝流程中,如果交給技巧不好的人員來執行,產品當然容易出問題。這就不是訓練計畫的問題了,而是跑者本身還需要繼續努力……努力精進Skill of doing(跑步的技巧/組裝的技巧)。

訓練計畫的設計是一種科技;相對來說,提升跑步技巧的關鍵在於心志與知覺上的開發,這像是藝術品的創造過程。我的理想是使前者自動化,讓他變成電腦的工作,教練才能專心在後者。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技術會不斷進步,動作技巧的本質通常不變。以車子來比喻,組裝一台車子需要的是「Technology」,組裝汽車的科技可以與時俱近,但開車技巧的本質卻不會改變。每一位教練所設計的訓練流程皆不相同,也會一直進步,但跑步動作的本質並不會改變。

羅曼諾夫博士說:「Technology is a science and process of assembling the product from the different elements and their combinations.」這讓我聯想到一種可以標準化、模組化的生產流程,最終的產品非常精緻,像是藝術品一樣;而且生產的良率極高。這是一種可教可學的標準化技術。訓練課表的設計是一門科技的學問,它是一種運用科學原理所設計的「流程」,目的是「組裝」出精巧藝術品(菁英跑者的身體就是一種藝術品)。訓練,像是一種重新組裝身體的流程科技。身體已經在那了,訓練是把身心各部不同的元素有效地組裝在一起,使其能更緊密配合與運作。所以博士一直強調訓練不是在加強某個部分零件的能力,而是一種「 assembling」的工作。這種Technology(科技)的目的是為了使跑者練就更高超的Technique(技藝)。

思考到這邊才悟到:這不就是科學的本質嗎!透過實驗與邏輯推理後求得某個客觀的規律與真理,就像把原料丟進產線就能製作出規格統一的產品一樣,所謂的科學化課表也是:只要你能在保持健康與正常作息的情況下100%完全照表操課,就100%能進步。這不是一種刻意誇張化的保證,而是一種可以追求的科技,一種在求得客觀的變強規律與真理後所得到的必然邏輯,再依這個邏輯所設計出來的課表,不管是哪一種水平的跑者都能透過這種課表來進步,而且一個週期一個週期地練就會一直進步下去……最終變成一個跑步的工藝品。就像iPhone是現代高科技的產物,一種可以大量生產的工藝品。

換句話說,如果某篇論文所做出來的結論無法被他人用同一個流程重複獲取相同的結果,這篇論文就是不科學的。因此,所謂的「科學化的訓練計畫」應該是不管任何人來練都能進步的課表。因為「科學」就是指一種可重複操作的客觀規律。這是一個極端嚴格的定義。

我慢慢了解這些日子來博士口中"This is technology." "Key is assembling."這兩句話的涵意。「科學化訓練計畫」必須像是一種精心設計的手機組裝廠的標準化流程。我們的身體已經在這了,訓練並不是把各個部位練強壯而已,關鍵在「組裝」,使身體的各個部位在該項運動中能夠更密切地配合與運動。

因此博士說:「Technology」是一種把不同的元素組裝成工藝品的精密過程,它是一種創造與生產的科學。這是科技,是一種刻意研發出來的技術。一種可以反複操作與造就精密工藝的技術。一種只有極少數人才有能力去研究與開發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