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技術很重要,但很少跑者會特意騰出時間來練。許多人一開始跑步就是為了「自由」,跑步可以讓人暫時逃離日常的責任與生活的枷鎖,在跑步時我們可以奔向自由,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跑步技術的分解動作訓練就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我們原本想要逃離的那種會下達高壓命令的權威人士,像是聯考衝刺班的班主任、苛刻的班長或嚴厲的教練。「分解動作」這個詞的確常讓人想到那種人家硬逼你做的事。
所以,究竟我們為何要犧牲能夠自由奔跑的時光而去做一些基本技術訓練動作呢?這不是互相矛盾嗎?如果我們只是為了跑步而跑步,為何要為了效益而抽離自由奔跑的樂趣呢?
但如果效益是下列三者,你是否願意投入技術的訓練呢?
一、降低跑步的運動傷害
二、跑得更輕鬆
三、跑得更快
好吧!這些聽起來都很好,但該怎麼做?
答案很簡單,也很枯燥,就是忍耐一段不能盡情奔跑的時間,而要反覆磨鍊跑步基本技術的分解動作,把關鍵跑姿當成武術中的蹲馬步來練。這些分解動作只是手段,真正練的是無形的「知覺」。
跑步跟網球、高爾夫球、芭蕾或彈鋼琴一樣需要特別的技巧,這點跟一般人的認知剛好相反。拿前兩項運動來類比你也許還可以接受,但芭蕾,別鬧了,它屬於藝術,不是運動,怎可拿來跟跑步相比。但這也正是我們必須打開心房重新檢視跑步以及開始花時間與精力練習的地方。
技術是一種「知覺」(perception)的訓練,它能增加我們生命的深度,讓我們對跑步有更深的體會。技術,是身體與心靈的連接點,所有可以稱為藝術的作品都是高度技巧的展現。
芭蕾舞是人類用肢體動作表達情緒的一種藝術形式,它需要相當精準的肢體語言。舞者不可能在舞台上以蹣跚的方式移動,還期望跟觀眾有深層的情感交流吧?
同樣地,我們也不可能用蹣跚的腳步打破自己個人的五公里最佳成績。雖然我們不是為了創造藝術而跑步,但你肯定看過某些極有天份的跑者,跑起來就像個藝術品。每個人都能跑,但只有極少數的跑者可以達到行雲流水般的藝術境界,差別就在技巧,而且這些技巧是可以學習的。這就是我們必須練技術分解動作的關鍵所在。
技術分解動作的設計是為了簡化與拆解學習的過程,當動作被拆成較小的單元,我們就能看到、感受到、知覺到與實際做到完美跑姿中的某個元素。技術訓練的目的是開發知覺,對平凡人來說這些知覺除了透過反覆的基本技術訓練之外,其他方式是無法體會的,這跟肌力、耐力、速度、敏捷或關節活動度無關。關鍵在知覺。
技術訓練主要都在開發支撐體重與轉移體重的知覺,意思是在做這些動作時要能清楚地感覺到體重的位置以及專注在轉移體重時的感受。以小馬踮步(Pony Drills)這個動作來說,在練習時要時時注意體重在哪裡,以及失重時的轉換過程。當小馬踮步練到一定的程度後,該技巧就像在練舞時的基本舞步一樣。
好,那到底該練哪些動作呢?
羅曼諾夫博士已把重要的分解技術動作整理在《跑步,該怎麼跑》這本書的第二十四章與三十八章裡;但如果要再進一步問:要怎麼確認自己的動作是否正確?就必須找教練了。
該找誰呢?我推薦PoseMethod®的認證教練。現在已經有三位經驗豐富的PoseMethod®認證教練在北、中、南開課,有興趣的跑者可以參考課程網站:
http://www.posemethod-course.com/
VIDEO
==
不管是看書練還是找教練,都必須記得:不管你練得多勤,技術的知覺都無法被永久保存。它就像你的體能一樣是有時效性的,你可以透過訓練強化它與維持它,如同你透過訓練提升心肺能力與肌力一樣,你也必須持續地把技術動作排進你的訓練課表中,優秀的技術知覺才能維持或進而向上提升。
道理很簡單,你不可能只練跑六個星期就期待下半身的體能都很好。同樣地,你也不可能只做六週的技術訓練動作就期待一輩子都能保有正確的跑姿。更好的方法是在進行技術訓練時就試著改變技術動作本身的知覺,而且不要把它當成必須完成的工作,這麼一來它就會變得很枯燥。假若你能把知覺訓練的過程當成自我檢視的發現之旅,這些動作就會像打開知識與智慧密室的鑰匙般,你將體會到跑步這項運動裡頭最純粹質樸的部分。
跑步的奧義就藏在這些技術的分解動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