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在閱樂書店​裡談跑步:凌駕於「效率」之上的問題


昨晚是我第一次在一群人面前以「文學與文化」的觀點來談跑步。地點在松山文創園區內的「閱樂書店」,它是一間藏身在園區的角落的獨立書店,面對著華麗的誠品,馬上聯想起電影《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 )中街角的兒童書店面對新興聯鎖書店的故事,更巧的是,閱樂書店的店長 Shan Shan Tsai​給我的感覺跟電影中由梅格萊恩(Meg Ryan)飾演的凱薩琳的氣質竟極為相像。這樣的巧合真讓我大吃一驚。

從中文研究所畢業後,已經好久沒有接觸過文人了,傍晚與Shan Shan Tsai與鐵志哥兩位文人晚餐,側耳旁聽他們的討論與作為,有一種精神上的溫暖,那跟運動後身體暖呼呼的感覺一樣舒泰。

自從練了鐵人三項,開始書寫與翻譯相關的著作之後,接觸的族群幾乎都是運動人,談的也大都是科學化訓練。很少有機會與人專心談論非關訓練的話題。

非常感謝AppWorkout相傳驛站​的宋建興​、閱樂書店的Shan Shan給我機會能在這樣有溫度的書店裡談跑步的文學與(一點點的)哲學。

文學、哲學跟跑步一樣,普遍被台灣的社會認為是相當沒有用處、沒有實質效益或者無意義的事。就跟跑馬拉松一樣,付錢繳報名費、住宿費和交通費去遠方的42公里賽道上折磨自己,看來是完全有意義且無用的行為,身為跑者或鐵人的你我都知道,背後形而上的意義,無法用理性來衡量。

老子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聽來是極其不合理的事,但只要你開始跑步,花錢繳報名費去比過幾場賽之後,大都能體驗到「大用」的美好,它並非只是用來保持健康、舒解壓力或減肥,也不只是為了追求速度與破PB,這些只是小用。或者說,它們只是跑步這項行為的附帶贈品。

這個「大用」是語言說不清的,所以昨天,我試著用《跑者之道》《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身為職業小說家》《沙郡年紀》《孤獨》《跑得過一切》《運動改造大腦》《被討厭的勇氣》……等幾部作品中的幾個段落來傳達《強風吹拂》中「強」的意涵。

老子說:可說的道理,絕非真理(道可道,非常道)。這正是文學的大用,作家利用隱喻(或寓言)來表述世界的真理。所以老子用辯證哲學來陳述真理,莊子則用寓言。而我試著模仿這兩位先秦哲人,從辯證與寓言來表述我心目中的跑步之「道」為何。

因為聽眾大都是跑者,所以這些文學作品中關於「跑者之道」的隱喻,似乎都能有效觸動他們的心。雖然我個人講得並不是很好,但台上台下的弦確實成形了,從他們的笑聲與提問中我聽到弦被撥動的聲音。

撥弦的並不是我,而是上述的作品(尤其是文學與哲學作品)。我只是轉譯者,也是這些作品的最大受益者。

運動、文學與哲學,是我這33歲的人生中最熱愛的三樣瑰寶,我從中感受到莫大的大用,但在台灣的文化裡面,卻時常忽略它們重要性。所以昨天在分享會中,我引用村上春樹在書中提過的一則對小說家這種族類的隱喻,我覺得這恰好也能讓我們理解跑步的無用之用:


==
小時候,我讀過一本關於兩個男人攀登富士山的故事。兩個人都不曾看過富士山。頭腦聰明的男人只從富士山麓的幾個角度看過,便知道「啊,富士山原來是這個樣子。原來如此,這個地方實在真美麗」。於是就回去了。非常有效率。真快。然而頭腦不太好的男人,卻無法那樣簡單地理解富士山,就一個人留下來,實際以自己的雙腳試著一步步攀登到山頂。這樣做既花時間,也費工夫。相當消耗體力,走得筋疲力盡。最後終於心想「哦,原來這就是富士山。」與其說是理解,不如說總算信服了。 
小說家這種族類說起來算是(至少大都是)屬於後者,換句話說,雖然這麼說有點不妥,是屬於頭腦不太好的那種男人。如果不實際以自己的腳登上山頂,就無法理解富士山是什麼樣的東西、什麼樣的類型。或者說,不但如此,可能攀登幾次還不太明白,或越攀登越弄不清楚。也許這是小說家的天性。這麼一來這已是凌駕於「效率」之上的問題了。無論如何,都是頭腦好的人辦不到的事。

(上文摘自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身為職業小說家》,台北市:時報文化,2016年1月出版,頁22)

==


跑步,相較於騎自行車、騎機車或開車,是一種相當沒有效率的移動方式。但這是凌駕於「效率」之上的問題,這是無用之道,裡頭的大用無須多述,規律地跑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能領略。

想要在昨天一個半小時跨領域地把跑步、文學與哲學連起來談,來向聽眾勾勒「強」與「道」的意涵,我知道我的企圖心很大,雖然最終談得並不好,坐車返家的路上一直在反省,就像比了一場不盡人意的比賽一樣,心情既興奮又懊惱,「不過始終是盡力了!」

最後帶大家在松菸這個開放的廣場做柔軟操,小跑了一段,氣溫高、濕氣重,才不過十分鐘,大家就滿身大汗,但我看得出來大家跑完後心情都很好。希望大家之後也能持續一直跑下去,而且體驗到小說中描述的:「內心像無風的水面,宛如一面可以映照未來的魔法之水,清澄透澈、靜謐無聲,沒有一絲漣漪」那種境界。

(上文摘自三浦紫苑著;李建詮譯:《強風吹拂》,台北市:漫遊者文化出版社,2013年8月初版,頁386)


再次感謝Shan Shan與建興給我這個機會,謝謝鐵志哥、IC、Xjack、Hank與我的互動,以及會後沒來得及打招呼的朋友( 江守戎​與林駿豪​),謝謝你們願意捨棄與家人相聚的時光來聽我分享。

如果你喜歡昨天的講座,對我們這些寫作的人、書店與出版從業人員最大的鼓勵就是去買昨天提到的書,而且花時間讀,然後在跑LSD時思考你喜歡的段落,讓文學在你平穩的心率與呼吸節奏中沉澱下來。

當然,如果大家能到 閱樂書店去買書,則是對昨天這場免費講座最大的支持了。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新書《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出版的感謝

在臉譜出版社主編逸瑛姐、協同作者茗傑以及好夥伴譽寅、Xjack與Jason等人的幫助下,國內第一本結合訓練理論+穿戴式裝置+跑者數據分析的耐力運動專書:《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終於完成了。


就算已經出過幾次書,但這本書比我想像的難太多了!這種跟跑錶、APP與數據分析有關的跑步專書,目前美國、日本和大陸都還沒有著作可以參考,一切都要從頭自己摸索。十分感謝茗傑和譽寅幫我度過這段摸索的時間。

每次都覺得要把一本書完成到送上書架,都像是訓練與完成226超鐵賽一樣煎熬,需要極大決心、意志、體力與耐力,還要接受各種外在的考驗,這場考驗特別漫長,從訓練到完賽總共花了一年四個月之久,這也是剛好是女兒的歲數。

完成這本書的感覺就像看著小孩超音波照片中的小陰影到逐漸爬行、站立與步行的過程一樣,是種甜蜜的負荷。

本書在撰寫流程上,也做了新的嘗試,先把想寫的主題單篇發表在臉書的個人專頁上,搜集大家反饋的意見,再重新整合到書中。在這段過程中感謝臉書朋友的回饋與指教,除了讓我能更全面地思考書中的議題,也讓我持續保有寫作的動力。

本書並不適合素人跑者或尚未接觸跑步的人閱讀,比較適合的對象是:
●已有跑錶但不知如何拿來進行科學化訓練的跑者
●想要了解如何用專業跑錶,讓自己訓練更有效率的跑者
●想要知道如何更客觀地(不用憑感覺)避免過度訓練、與避免運動傷害的跑者
●想要知道如何更清楚地評估自己是否能跑全馬、與開始從事耐力運動的跑者

我們在這本書中主要是想跟上述幾類較為嚴肅的跑者分享:各種量化體能與技術的指標,以及監控體能、疲勞與目前身體狀況的方式。我深信:當我們能更深刻認識、掌握自己的身體密碼,便能更安全地打造更強的自己。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博客來上的介紹

如果比較有耐心的朋友,也可以在部落格上爬文,本書中有七成左右的主題與內容都放在裡頭,也不一定要花錢買書。不管是閱讀臉書、部落格還是書上的文字,希望各位朋友能給我更多的回饋,一起變強(Comp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