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盡力跑完一場全馬比賽的壓力有多少?

大部分的跑者習慣用距離或時間長衡量跑量。但我們都知道每週跑50公里的跑者不見得比週跑量100公里的跑者來得輕鬆,如果前者的里程數全都是在練高強度間歇或全都在坡地訓練,那他的壓力就大很多。所以「訓練量」(Training Volume)必須考量到強度、時間、里程和坡度。

RQ的訓練指數是目前是用來量化跑步訓練量最客觀的方式之一,它是用「訓練強度✕訓練時間」再加權里程與坡度來計算每次跑步的訓練壓力。

從RQ上線三年以來,經過個人長期觀察和研究訓練營跑者的數據之後,發現了幾項規律。打算寫幾篇來分享。今天分享的是全馬比賽的訓練指數 (以下簡稱:全馬指數)。

我把近幾年訓練營裡,盡全力跑完一場全馬,同時跑出個人最佳成績的跑者的數據拿來分析 (只分析有帶心率錶的),全馬指數大多數的跑者都落在80~105之間。


分析結果如下:

1) 盡全力完成全馬的全馬指數介於80~105之間。最高的是105,當然還是有看到更高的,但大都是設定上錯誤或是跑錶數據有問題。(這邊對「盡全力比完全馬」的定義是:全馬平均心率區間在2.0以上,而且前後半馬差距在120秒以內)

2) 全馬指數低於80者大都是比賽經驗不足,中途跑崩、補給不夠低血糖沒力、天氣太熱中暑、太冷失溫、太緊繃抽筋……等原因造成沒有完全發揮該有的實力。其中第一項比賽經驗不足者,雖然身體沒狀況,也符合心率區間大於2,前後半馬差距很小,但因為沒經驗而太保守,所以不敢在賽程中全力以赴,致使全馬指數低於80……也就是說,一場全力跑完全馬的壓力,用RQ的訓練指數來量化,基本上都會在80以上。愈有比賽經驗的跑者,愈能在比賽中壓搾自己,對自己施加更多的壓力,但現在看到的限就是105。

3) 並非成績愈好的跑者指數愈高,成績與比賽訓練指數之間並沒有關聯。我用全馬首次破三的數據來分析,PB成績在3小時到2小時50分之間的跑者,全馬訓練指數有80的,也有100。

4) 全馬訓練指數和大、中、小猴子的體質有關,體能恢復力愈好的,平時可以吃下比較大訓練量的跑者,比賽的訓練指數也會比較高,這兩者之間呈現很明顯的正相關。(大、中、小猴子的論述不明白的請參閱《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一書)。以今年的一位首度破三的女學員為例 (原始全馬PB是3:14,四個月訓練營後跑到2:58:59),她很明顯是隻小猴子,不適合練太多,一練多就跑不好,一週練跑四次,但最終的目標賽事北京馬拉松也跑出首次破三的好成績,前後半馬只差了2分鐘。她的全馬指數就剛好是80。去年跑到2:26的菁英跑者陳龍,很明顯是隻需要一週六練的大猴子,破PB時的全馬指數則是102。

#RQ
#訓練指數

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韓國10K訓練營:小而美,少即多

起跑前合照

韓國的訓練營結束了,八週的訓練和最終的比賽,都有一種小而美的感覺。訓練營的時長只有八週,對於經營團隊和跑者的壓力都比較小,也比較不容易放棄;最終的比賽是由韓國在地的賽事公司舉辦,共有21K、10K與5K三種賽程,分組出發,參賽人數目測大約400~500人,但賽事雖小,五臟俱全:號碼布、晶片計時、寄物、每公里都有告示牌、補給站、醫護人員、配速員、獎牌、完賽證書、賽後熱食……等都有。


這次訓練營很誇張地幾乎100%全進步 (用「幾乎」這個詞,是只算有來參賽的學員),最終有參加比的賽的42人來計算,40個人進步,另外2人今天狀況不好,但在八週訓練週期有自行參賽,當時的成績就已經提升了 (我估計如果當時沒參加其他比賽的話,今天進步會更多是肯定的)。


一般來說,八週練10公里,能進步2分鐘就算非常厲害了,要進步到5分鐘是非常可怕的,整理成績之後發現:這次竟有 21位學員進步5分鐘以上,而且進步10分鐘以上的有 7位。進步幅度最大有25分鐘,兩個月前的測驗是1:21,今天的成績是56:04。

今天學員的最快成績的是37分29秒,前測是39分37秒,八週進步了2分08秒。他完賽後主動跑過來跟我說謝謝,進步到他無法想像的地步,而且是無傷完賽。這對他來說很重要,因為參加訓練營前本來是受過傷的,他一直很擔心舊傷復發。這位學員聽韓國Garmin的夥伴說極度認真,連生日那天都先來參加團練後才去參加朋友幫他辦Birthday Party。第四週去週期轉換時,他的跑姿的確煥然一新,超優美,賞欣悅目。他自己也說訓練量變得比之前還低,但成績卻大幅提升,看到成績後非常驚喜。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跑姿好了,原本體力所表現出來的成績就自然變好。聽Garmin的夥伴說,他母親也有來看他比賽,他很重視這場,最後跑出好成績,跑來跟我說話時的笑容像今天的陽光一樣燦爛。

賽後合影

為何課表邏輯差不多,跟之前比起來,今年廣馬訓練營的10K測驗與這次韓國的比賽會進步這麼多,重新反省了一下。今年的課表,雖然也是以丹尼爾斯博士的邏輯來設計,但跟過去比起來做了一些調整,調整的方向有五:

1. 訓練量降低,目的是提升「品質」。量大,品質就難以兼顧;所以量由教練主動下令縮減,品質相對來說必然會有總體性的提升。

2. 每週期的強度維持,不再週週微升強度。強度的設定也低於過往,尤其是有氧基礎未穩固的人,八週的強度最高只到第四區 (也就是A區,I強度完全沒練),但一樣大幅度進步。

3. 強調熱身與收操環節,把熱身環節強制加入Garmin Sports的課表裡,讓大家照表熱身;強調收操環節裡的技術與慢跑。

4. 精簡技術動作,每週期只教三個技術動作,而且排進熱身與收操之中,讓大家更專注在動作本身的品質,而不是動作的量。

5. 強調要「課表要愈練輕鬆」,絕不能練到氣喘如牛或精疲力盡。之前的間歇我都會要求大家要盡量跑到規定的配速,但今年的所有訓練營都改把「跑到規定配速」這件事變成被動發生的事,跑不到就不勉強,改請大家專心在跑姿與體感,跑完再檢查是否有跑到,很累的話跑完距離或時間即可,下週才有進步的空間,目標是下週用更輕鬆的體感完成。

這次訓練營的進步幅度與比率是歷來最大的一次,當然跟Garmin夥伴認真投入、韓國跑者文化裡特別不一樣的訓練氛圍與天公作美有關 (大晴天,氣溫又低),但今年廣州訓練營前陣子的10公里測驗,與今天韓國的結營賽都證明了上述五點的微調後,的確可以提升之前丹尼爾斯博士課表邏輯的訓練成效。

最後,把這次韓國八週訓練營的課表分享如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
這次也學到了自己名字的韓文:쉬궈펑。比賽結束後很早就到機場,就在機場練習寫自己的名字和檢討。

Garmin Korea的夥伴
賽前一天是今年首爾的第一場初雪